2023 年终总结:观影读书篇|乏善可陈

电影

好莱坞新片扑街靠欧洲影节新片续命

今年只看了44部电影,和前两年比断崖式下跌,和好莱坞编剧罢工以及新片基本都扑街有一定关系,我现在几乎只去电影院看电影。凑个十佳也很勉强,选出来的只有四部是2023年第一次在美国上映的新片,只有两部可以算作美国片。

  • 可怜的东西 Poor Things (2023)
  • 坠楼死亡的剖析 Anatomy of a Fall (2023)
  • 三峡好人 Still Life (2006)
  • 霸王别姬 Farewell my Concubine (1992)
  • 椒麻堂会 A New Old Play (2021)
  • 撞死了一只羊 Jinpa (2018)
  • 幸福的拉扎罗 Happy as Lazzaro (2018)
  • 蜘蛛侠纵横宇宙 Spider-Man: Across the Spider-Verse Part One (2023)
  • 亲密 Close (2022)
  • 洞 Le Trou (1960)

Poor Things 有很多争议,但我很喜欢。是我2023年看过的最好的英语新片了。比起被迫承担洗白美泰公司重任还要迎合最大受众群体的《芭比》,这部电影拥有更大的表达自由度,手法更具艺术性,更符合我对电影的期待。

石头姐这几年拍片不多,但选的剧本质量都很高,高水平的演技也让她轻松驾驭各类型角色。她和兰斯莫斯合作的两部作品,在我看来都是刻画女性角色在父权社会的大环境中,寻求自主性和主动权的故事,也少不了对典型男性形象的大力嘲讽。两部作品都有较高的制作水准和很强的文学性。

《宠儿》的故事有些无聊,但这部的剧情要好看很多。 结局真像古早女尊爽文,我真的有爽到。

蜘蛛侠的动画片离开了电影院的大银幕可以算乏善可陈,这部的剧情短板非常明显,观影过程一到文戏就很烦躁。槽点包括但不限于:

  • We’re family
  • 真爹与假爹爹味齐飞
  • 男青少年主角“我不听我不听我就要”行为,看到就烦,和经典”我命由我不由天“形象大圣的区别在于,大圣反的是以天庭为化身的强权;Miles更像是在不顾他人死活硬要反客观规律。下部无论让他得偿所愿还是努力过后失败但带来成长,都TM是在用世界上所有其他人的命在赌,只会让我觉得“男宝真好,全世界都纵容他们想干啥干啥,根本不用懂事不用管他人死活“。

但延续前作风格化的视听语言让我在电影院度过了非常爽的两个半小时。

Gwen那个宇宙的水彩画风美极了,而且她总是能在我快要因为 Miles 的典型闯祸男性 teenager 幼稚行为对剧情忍无可忍的时候适时出现。片中有各式各样的蜘蛛侠出场,比上一部更多样,可以用目不暇接来形容。所以还是会期待下部。

另一部我逆了大众口碑独自喜欢的超英片是闪电侠 The Flash。

作为DC电影路人粉私心推荐,虽然看了眼票房和 IMDB/烂番茄评价惨淡。我不懂,DC的电影是真有电影味,即使他们近几年总是试图模仿漫威,还是比漫威系列像电影得多。但我每次去看,首周 IMAX 厅的上座率都十分凄惨(银护3就完全不想看)。

多时间线的设定在2023年都略显老套,但男主演 Ezra Miller 凭精湛演技撑起了本片,一人分饰两角也毫不违和,观看体验极佳,连带并无新意的“超能力并不能拯救一切”的主旨都很动人。TA真应了那句“我喝酒打架入室盗窃,但我是个好演员” ,希望不要被换掉。

Sasha Calle 饰演的超女是另一大亮点,穿着红蓝紧身服飘在空中,披风猎猎作响的画面帅到爆炸(Supergirl 这种傻鸡气息爆棚的名字真是无力吐槽,华纳脑子进水了,继续用上世纪六十年代漫画里的女性角色名字,那时候性别偏见有多深不懂吗?改成 Superwoman 会死吗??)

Anatomy of a Fall 在我的朋友网友圈里是下半年关注度和讨论热度最高的新片。影片的主要内容是围绕女主的丈夫坠楼案件的调查和庭审,为了调查坠楼案件,女主和丈夫的关系不得不被切成一个个断面,展现在法庭上,供各方审视和判断,对婚姻关系中残酷一面的展现不亚于《婚姻故事》。

不同的人观看角度不同,有人认为此片是在讲述“真理与叙事”之间的关系,也有人觉得电影的落点在于如何向法律证明“一段失败的婚姻中依然存在爱”。

但我观看影片时最强烈的感受是,一个成功的女性作家在家庭中依旧是“客人”,她在情绪上生活习惯上都要迁就丈夫,她始终处于精神上的弱势和失语状态,丈夫和社会都不会尝试去理解她。我感觉丈夫对生活的抱怨对自己写作失败的归因如此可笑,他没想过,包括他妻子在内的那么多女作家都是在繁重的家务间隙写出了畅销书。(可以联系下面要推荐的伍尔夫的书《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Close 是一部很欧洲很动人的电影。叙事手法和情感表现完全不同于好莱坞。两位小演员很出色,电影的成功至少有他们一半功劳。我在年初看的这部,和年底看到的另一部非白人导演出品的相似题材的电影有很鲜明的对比(为了不剧透另一部电影就不展开叙述了)。

其它几部老片都经历过时间的考验,我就不再展开介绍了,每一部都十分推荐。

最后感谢 Roxie 和湾区文化沙龙,给湾区影迷带来了珍贵的华语片观影机会。

读书

今年是第一次读的书比看的电影多。最大原因是没太多好的新电影,而读或听的大部分书是消遣用的通俗小说,70本里至少有60本;剩下几本正经书也大多是小薄本。通俗小说阅读范围横跨古今中外,但题材不外乎推理、犯罪和黑帮。

女性题材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是我读的第一本伍尔夫自己写的东西。其实是一篇演讲稿,不长,如果是实体书大概会是一本很薄的小册子。

语言流畅灵动,带着故作轻松的诙谐讽刺,但背后的不甘和愤恨太沉重了。每一段都可以共情,即使距离伍尔夫这篇讲稿时间已经过去了一百年,即使我们这代女性很多人已经有机会拥有足够的收入和物理上“真正属于自己的房间”,但她提到的很多事的内核似乎没有多大的改变。

读这样的作品也许不会带来“认知突破”,如果你暴露在足够浓的女权环境里,绝大多数她说的内容都已经内化成为认知的一部分,但是,我们绝大多数人,没法像她表达得如此优美又精妙,又带有过去的表达者特有的娓娓道来。如今的表达方式,一定要绝对、直接、居高临下,发言者恨不得直接对着你的耳朵大吼“我是真理,听我的”,务必要让你听进去她们的观点和主张。

某种程度上,这是女权运动带来的进步,女性的愤怒和主张不必再藏着掖着,也不必再维持委婉优雅的所谓淑女风范。比起伍尔夫的时代,我们有了可以独立生活的“五百英镑”的收入,我们也更有底气表达自己的愤怒。

几百年来,女性一直被当作一面神奇的魔镜,只要照一照,就能成倍放大男性的力量。如果没有这股力量,地球恐怕仍是一片沼泽和丛林,人类不会经历战争的荣耀,而是会继续在羊骨残片上画鹿,用打火石交换羊皮或者其他风格淳朴的简单衣物。超人和命运的主宰将不会出现,帝王也不曾取得和失去他们的王冠。不管这面魔镜在文明社会有什么用途,它都是一切暴力和英雄行为的重要道具。因此,拿破仑和墨索里尼要强调女性的劣等,如果女性不劣等,他们就无法膨胀。这就部分解释了男性为什么如此需要女性。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男性一旦受女性批评,就会如此焦躁;如果女性对男性说,这本书不好、那幅画无力或其他类似的话,难免会激起他们巨大的痛苦或愤怒,而如果男性对女性提出同样的批评,结果则远远不会这么严重。因为女性一开始说真话,男性在镜中的形象就会萎缩,他的内心就会动摇。在一早一晚用餐时间,如果他心中自己的形象没有膨胀到两倍大,他要怎么继续做判断、教化土著、制定法律、写书、穿衣打扮、在宴席间高谈阔论?

论坛里有一位乡友的推荐语写得更为详细,可以点击这里查看。

《斑马》的文笔差一些,行文也有些拖沓,但女性朋友普遍都很喜欢。

L在我再三安利之下读了一小部分就弃了。对于缺乏深刻共鸣的读者而言,可能是比较难读下去,男的共情能力不行。

点击查看之前写的推荐。

《如雪如山》这本2022年广受好评的短片小说集,我新年头几天一口气读完了。

张天翼以女性特有的体验和视角,讲述了七个lili的故事。lili们遇到的事可能发生在每一个女性身上。作者通过细腻的文笔和生动的比喻,把你我可能都曾有过的隐秘经历和微妙感受描写得入木三分。

生活中,“雪”与“山”,都是极其常见却又无法忽视 之物。那如雪般细碎的日常和如山般刻骨的过往,几乎贯穿着每个女性的生命记忆。

个人最喜欢的三篇:《我只想坐下》、《泳客》、《春之盐》

只能说太难选了,几乎每篇都很喜欢想要推荐。

摘录几句无关剧情的精彩片段,可以窥探到作者细腻生动的描写,还有些古灵精怪的淘气心思。

二十年后拥有智能手机的人们,再也不会呆坐,再也不会无事可做,一部手机等于一个影院加游戏厅再加无数难以名状的啥啥啥。里头全是麻辣火锅,中辣、巨辣、变态辣,清汤寡水的、粗粮小菜的,早就倒闭了。人们愉悦地上缴全副精神和注意力,交给手机:“来!刺激我!震惊我!”就像把一整摊肉体交给推拿师,自己不用动,别人揉一把,惊动一下,浑身揉,浑身心惊肉跳。在事和事的缝隙里,他们等不及地跳进手机屏幕。鲸每隔一阵浮出海面透气,他们每隔一阵需要一猛子扎进手机里透气。所有人都有一张手机照亮的脸,千人一面。他们永不会无聊。他们醉醺醺地,享受这目不暇接的无聊。

水像一种爱,让人松弛,有安全感的爱。那一刻的感觉真好,比猛灌一大口冰啤酒还好,比亲吻时舌头伸进一个可爱的嘴里还好。水给了浮力,也给了阻力——更像是爱了。在水里,挥手,踢腿,都是慢放的,快不起来。

他们喜欢说,“照常理”……照常理,你一定会爱它爱得心肝酥软,所有人都是这样,那种法术潜伏在决定你性别的基因里,只要你看它一眼就会发作。照常理,所有母亲都欢天喜地,你为什么不能开心一点?面对这种“谆谆娓娓”,她实在无话可说。几十万、几百万无形的人站在“常理”背后,雄辩非凡地否定她的坏心绪。“常理”是怎样一个妖怪?它是一条无所不能的舌头,像小孩子舔冰激凌一样,一下一下把所有异常和例外舔得圆融、模糊。

高个子穿起西服三件套,那才好看。我们那个小领导,白胖子,又矮,没脖子,就像搪瓷缸子成精!又非要天天穿西服,像搪瓷缸子加个布套。

犯罪推理类型小说

今年看了超过一本的小说作家们:

  • 14本 Michael Connelly: Bosch Series (博斯)
  • 6本 Lawrence Block: Matthew Scudder Series
  • 5本 阿加莎:波洛系列
  • 3本 绫辻行人:馆系列
  • 2本 三津田信三:民俗系列
  • 2本 横沟正史
  • 2本 Jo Nesbo: 哈利•霍勒系列(超讨厌)
  • 2本 Dennis Lehane
  • 2本 Raymond Chandler
  • 2本 James M. Cain

比较推荐这几本或是所在的系列

单子里的绝大多数作品都在之前的 Monthly Digest 里写过了,点击书名即可跳转阅读推荐内容。

年底新读了几本 Lawrence Block。读了 Matthew Scudder 和雅贼两个系列,个人更喜欢 Matthew 系列里的案件,雅贼系列好难看。

Matthew 的案件设定大多不怎么戏剧性,甚至可以说平常,探案过程也没有很精彩,但这个系列的主角和常驻配角莫名地吸引着我。主角 Matthew 除了生活习惯不健康之外没有特别的金手指设定,他只是个曾经当过多年警探总是认真办案不放过任何一条线索的普通私家侦探。而他的探案过程也大都由无聊重复的寻访和交谈构成,他经常做出错误的判断,调查过程常走弯路,极少有灵光一现的柯南附身的决定性时刻。但靠着勤恳调查,他大多数时候都能找到答案。他也不会因为前警察的身份极度在乎程序正义,他只求良心安稳——坏人必须受到惩罚,受害者最好能得到补偿,无论以哪种形式。

一直没读最有名的那本《八百万种死法》,读过的六本里比较喜欢 A Long Line of Dead Men, 《漫步死亡之地》和《酒吧关门之后》。我个人觉得他的作品不算顶尖,和迈尔克·康奈利的水平有些差距,我这纯属看无可看之后的凑合。

今年终于狠下心把《帷幕》读掉了。已经在书架上放了几年,在那之前特意连读了好几本没看过的评分偏低的波洛系列,都是为了读这本做准备。始终想对波洛再了解一点再来体会“最后一案”。 案件地点回到了波洛在英国的第一案发生地斯泰尔斯庄园,也是波洛和黑斯廷斯友谊的起点;人物和故事发展是典型的阿婆设置:夫妻关系微妙,人物往来错综复杂,线索和暗示隐藏在看似无聊且无用的对英式乡村生活琐事的描写中。不明所以的黑斯廷斯好像读者的化身,东猜西猜不得要领。 波洛和总是冲在打击犯罪第一线的福尔摩斯不同,福尔摩斯可以戏剧性地和莫里亚蒂同归于尽(跳崖殉情×),波洛不会的,他只是个利用灰色脑细胞不懈追求正义的优雅老头。所以阿婆为他撰写的这个结局非常非常合适。 比起奎因所写的“最后一案”里一如既往严丝合缝的推理,阿婆这本就略显逊色。但我想在阿加莎和波洛的书迷心中,此案意义非凡,展现出的人物性格、推理细节和故事发展都会让人反复回味:“这很波洛!”

翻拍《洛城机密》的同名电影是一部很好看的犯罪类型片,而小说和主线故事明晰的电影完全是两种感觉。小说里的人名多到要靠文内搜索来回想谁是谁,读完小说我十分佩服改编原文的电影编剧。

小说是纯粹的男性警匪故事,但血腥和暴力之间有极致的浪漫气息和理想主义情怀,外加相爱相杀的三男主设定,我无法抗拒,也顾不上有时候我理解不了角色的行为动机的问题了。

犯罪小说这一块儿我已经到了不知道读什么的地步,能让我一口气读五本以上的系列真是不多,大多数男侦探形象都叫人厌恶(比如 Jo Nesbo 笔下的那个傻鸡挪威警探),也没有找到很合我胃口的女性侦探系列,如果有同好欢迎给我推荐。

希望我2024年能多读点正经书。

如果喜欢我的内容可以请我吃块炸鸡(●’◡’●)

谢谢阅读!

往期回顾:Monthly Digest

END

封面图:The Reader (Clara) by Federico Faruffini, 1865 c.

2 thoughts on “2023 年终总结:观影读书篇|乏善可陈”

    1. 十佳里大部分是好看的老电影!硬凑的。
      (存货快发完了,要进入减产期了)
      但是椒老师每次都给我回复真的很有激励作用。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