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 Monthly Digest

前段时间试图写2022年总结的时候发现自己大脑空空,早就想不起来今年早些时候发生了什么,还是按月回顾比较好。

受校长之前写 Weekly Diagest 的启发采用了这个标题和形式。基本放弃用豆瓣标记书影音了,就用博文的方式总结自己短期内消费的文化产品和生活感悟吧。

播客

Matters.news | Web3 能否让华语创作者们站着挣钱

她乡论坛年初的时候注册了Matters账号,并且和她们合作了春节活动,我就想了解一下这个华语写作平台。我作为热爱创作但水平不怎么样的半吊子创作者,很认同Matters的理念和理想,我也衷心希望她们能长久地做下去。

新注册了Matters账号,希望获得更多反馈和互动

知识和创作不通过 X 传播 | 不合时宜 X 疲惫娇娃

不合时宜的主播若含伙同疲惫娇娃的花酱和小杨一起录了一期骂(主要是艺术家/知识分子)男人的节目,真诚地分享了她们过去某些不愉快的感情经历,并剖析了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女性群体的一些共性。听得非常过瘾。

摘录几句我喜欢的:

缪斯等于素材、粉丝、伴侣三位一体;女性作为创作者的身份需要被抹去。

如果你喜欢知识,你去读书就好了,不必要去睡知识分子。

知识不通过性传播——主播们那些年上过的不必要的床之后得出的感悟。

令人悲哀的金棕榈,《悲情三角》的虚无与犬儒

去年的金棕榈获奖影片在美国上映时我第一时间去看了。电影里的讽刺和男女地位倒置的孤岛社会让我很爽,但总觉得有些不适,又说不出来。

这期节目说出了我不知道怎么表达的那些不适感受,也一定程度分析出了让人不适的原因。

“独立女性”已经成为独立女性的咒语了么

《始于极限》:在价值夹缝中成长的我们,如何直面恐弱和厌女

这两集节目都源自我去年读的一本很喜欢的书《始于极限》,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有很多次感到“没错就是这样”的强烈共鸣的时刻。

生活不会让人走投无路,但你的想法可以

这一集来自去年新发现的很喜欢的播客“超智游戏”,讨论的是一个常见情感问题“如果因为xxxx原因以后不能在一起,还要不要开始这段感情?”主播的切入点和叙述的理由都很棒。前提是情侣双方不存在根本性的观念分歧,大多是一些客观原因造成的迟疑。

作为一个态度坚决的不生育女性,曾经在感情里面对过很多次的“to be or not to be”的抉择是另一个纬度的问题。节目里表述的观点放在我自己身上并不适用,但我依然认为很值得一听。

离开的决心 | 朋友们的爱,让我不愿再在婚姻中忍耐

来自朋友穿堂风做的一档讲述女性故事的节目“噢!妈妈”,她最近开启了关于离婚话题的系列——“离开的决心”。这期节目的嘉宾刚好是一位我从几年前就在豆瓣上follow的北美网友,她冷静迅速的离婚决定和极有条理的回溯都让我很喜欢。

节目里有一段让我印象深刻的话,大意如下:

每个离婚的人大概都被问过很多次“为什么?”尤其像我这样两人之间没有原则性问题和重大矛盾却要离婚的行为,对别人而言更加不可理解。但当一对新人结婚的时候却很少有人问他们“为什么?”这个社会默认了结婚是正常的、不需要理由的选择,而离婚或者选择单身就需要明确的充分的理由。

前几天和乡友讨论要不要开帖问问大家的结婚理由。一位已婚乡友幽幽地说“在美国的估计大半都会说为了签证”,我哑然失笑。为了签证结婚大概是美国伤痕文学必备要素。

Age-Defying Friendship

难得听英文播客,来自堂主的推荐。前半段讲述了一对年龄差距跨越50年的朋友的故事。年近80的 Annie 和30岁的 Mackenzie 在帮助homeless的志愿活动上相识之后开始跨越代际密切交往。Annie形容她自己属于被消费主义洗脑了的一代人,她会花50刀买一双袜子;认识了 Mackenzie 之后才了解到她们那代人倡导的环保节能的生活方式,而她们最开始建立友谊的方式是一起在 poshmark 上卖二手衣物。

节目后半段,心理学家 Andrea Bonoir 深入分析了 IGF (Inter-generation Friends) 在女性之间更容易发生的可能原因,并分享了一些tips。其中一点让我很有共鸣,她提到当我们步入中年,周围的朋友绝大多数都结婚生子有了家庭生活之后,选择单身或者不生育的人很容易感到孤独,我们也许不想整天都听朋友说孩子的各种问题,那我们只能通过和更年轻的单身者交往来满足对社交和友谊的需求。

我才进入三十岁就已经能明显感受到这两年我的朋友圈越来越年轻,95后们是主流,和我只差一两岁的同龄人越来越少。感觉离00后的出现不远了!

做了个推荐播客单集的playlist,可以使用任意泛播客平台订阅。我会把节目加入到Playlist,在你使用的podcast app里就会自动显示新推荐。理论上来说,所有支持RSS Feed的podcast app都是可以用的。例如:Pocket Cast/Overcast/Castro/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Moon FM

在你使用的podcast app里搜索这个RSS Feed – https://www.listennotes.com/listen/bamboos-podcast-digest-McHrlnUVwdZ/rss/(复制粘贴这个URL)。每个APP操作方式会有不同,结果都相当于订阅了一个podcast,在你的app里会自动显示我推荐的节目。

感谢堂主分享这个方法。可以订阅堂主的付费weekly newsletter,支持失业的堂主只要3.5刀每月,每天都能收到堂主精心撰写的播客推荐和她的思考感悟。

读书

《如雪如山》

这本2022年广受好评的短片小说集,我新年头几天一口气读完了。

张天翼以女性特有的体验和视角,讲述了七个lili的故事。lili们遇到的事可能发生在每一个女性身上。作者通过细腻的文笔和生动的比喻,把你我可能都曾有过的隐秘经历和微妙感受描写得入木三分。

生活中,“雪”与“山”,都是极其常见却又无法忽视 之物。那如雪般细碎的日常和如山般刻骨的过往,几乎贯穿着每个女性的生命记忆。

个人最喜欢的三篇:《我只想坐下》、《泳客》、《春之盐》

只能说太难选了,几乎每篇都很喜欢想要推荐。

摘录几句无关剧情的精彩片段,可以窥探到作者细腻生动的描写,还有些古灵精怪的淘气心思。

二十年后拥有智能手机的人们,再也不会呆坐,再也不会无事可做,一部手机等于一个影院加游戏厅再加无数难以名状的啥啥啥。里头全是麻辣火锅,中辣、巨辣、变态辣,清汤寡水的、粗粮小菜的,早就倒闭了。人们愉悦地上缴全副精神和注意力,交给手机:“来!刺激我!震惊我!”就像把一整摊肉体交给推拿师,自己不用动,别人揉一把,惊动一下,浑身揉,浑身心惊肉跳。在事和事的缝隙里,他们等不及地跳进手机屏幕。鲸每隔一阵浮出海面透气,他们每隔一阵需要一猛子扎进手机里透气。所有人都有一张手机照亮的脸,千人一面。他们永不会无聊。他们醉醺醺地,享受这目不暇接的无聊。

水像一种爱,让人松弛,有安全感的爱。那一刻的感觉真好,比猛灌一大口冰啤酒还好,比亲吻时舌头伸进一个可爱的嘴里还好。水给了浮力,也给了阻力——更像是爱了。在水里,挥手,踢腿,都是慢放的,快不起来。

他们喜欢说,“照常理”……照常理,你一定会爱它爱得心肝酥软,所有人都是这样,那种法术潜伏在决定你性别的基因里,只要你看它一眼就会发作。照常理,所有母亲都欢天喜地,你为什么不能开心一点?面对这种“谆谆娓娓”,她实在无话可说。几十万、几百万无形的人站在“常理”背后,雄辩非凡地否定她的坏心绪。“常理”是怎样一个妖怪?它是一条无所不能的舌头,像小孩子舔冰激凌一样,一下一下把所有异常和例外舔得圆融、模糊。

高个子穿起西服三件套,那才好看。我们那个小领导,白胖子,又矮,没脖子,就像搪瓷缸子成精!又非要天天穿西服,像搪瓷缸子加个布套。

暴食推理小说

因为听了几期相关播客,又点燃了我沉寂许久的推理魂。上周没日没夜地读了三本馆系列两本卡尔和一本社会派新书。我一直想不明白推理小说带给我的爽感来源于哪里?直到昨天看《燃烧的法庭》的评论时,发现了一位豆友非常精准的描述,茅塞顿开:

推理小说的故事,无论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永远都是开着上帝视角在照顾读者,有时我们被迷题搞得魂不守舍,被不可能犯罪折磨地无法自拔,绞尽脑汁也无法应对那作者精心设计的“挑战读者”……那又怎么样,你自己也清楚,往后翻两页就是答案,这答案不管是惊天还是惊雷,你总会有答案的,这是推理小说的特权,读者也一直享受着这个特权,只是往往长久,过于习惯。推理的世界就是个有问必答的世界,偶尔几个开放性结局,也必定要被大家自动填充完整,最终成为俗套和噱头。我们会警惕推理小说中的荒谬和超现实,刻意指出“这个是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却对那种投机取巧的世界观毫无自查,是的,一个有问必答,而且是答案一定正确的世界,因为答案的正确是推理文学存在的支点,而这恰恰是推理文学与所有文学表达大相径庭的地方:其他时候,问题永远比答案多得多。文学的世界像海洋,推理文学就像这海洋中一块沃壤神奇的孤岛,这里每颗种子都必定发芽,每个果实都把你填饱。而不像大海,丢进什么都下落不明。你当然可以在小岛自觉温饱,回绝大海的深邃莫测,但现实的世界有大海,有比大海还骇人的浩瀚,却绝没有这样的小岛,去满足我们单纯的因果律憧憬,推理小说,注定都是虚伪到骨子里的货色。

人总是试图寻找答案和确定性,推理小说里的谜题都能被合理解释,因都能推到一个正确的果,真相必然被揭示(起码对读者来说),但在现实生活里这不经常发生。很多事情没有清晰的因果,没有百分百确定的真相,也不是非对即错。

被人形容为“二极管“的网络发言正是这种“推理小说”思维习惯发展到极端的产物,他们相信”只要做了某件事,就一定是出于某种动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如果你不认同我(正义)的观点,那你一定站在了邪恶的对立面。“

意识到我在现实世界里也经常下意识地追求“所有事情都有正确答案和解释”,当我想不清楚一件事情是对是错该不该支持的时候我就很痛苦,或者会直接逃避,不看不听。我希望自己可以更接受一些事情没有所谓的正确和道德,但能多了解一些多思考一分也是精进。

说回正题,这个月看过的六本里推荐《迷宫馆事件》《消失的13级台阶》《犹大之窗》

绫辻行人的“馆系列”中最值得看最震撼的当然是《钟表馆事件》,其他都稍显逊色。馆系列最吸引人的是结合独特的建筑空间设计的诡计。《迷宫馆事件》还挺好推断后面的情节和凶手的,比较喜欢这部里的某些诡计。如果看完钟表馆还想看看别的,可以选这部。

《消失的13级台阶》是本非常精彩的社会派小说,探讨了日本社会很热点的“死刑”话题。作为相信死刑威慑力和“一报还一报”的我并没有被作者的观点说服,依旧被故事打动,抱着看普通畅销小说的心态读会好些,推理部分太弱了。我作为本格爱好者很难接受诡计这么弱的“推理小说”。

久闻卡尔“密室之王”名号,又是黄金时代三巨头,我早先试图读《三口棺材》一直读不下来。没想到《犹大之窗》的可读性和精彩程度比《三口棺材》强太多了,非常好看!

影视/视频

《女人们的谈话》《圣蛛》

我去年说看起来失去了创造力的好莱坞电影和中国电影一样玩完,但绝不是一种死法,如果说中国电影得的是胰腺癌晚期,好莱坞电影顶多也就是个糖尿病患者。至少涌现出的很多女性题材电影让我很愿意走进电影院继续捧场。

《女人们的谈话》(Women Talking) 是一部很独特的、话剧式的女性电影,开拍来就被重点关注。故事的构思和隐喻手法都很出色,我对原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电影却不尽如人意。背景设定和台词之间存在巨大矛盾——一群没有受过教育不会读写的女人,用着深奥的词汇大段大段地表达观点,太奇怪了。电影毕竟不是文学作品,让本该说话简单直白甚至很难表达自我的角色说这样的台词,直接后果就是观众难以进入故事,无法被角色打动,即使演员的演技都十分精湛。

但我依旧会推荐这部电影。会去看原著的人很少,看电影要容易得多,这是个很不一样的故事,值得一看。

过了几日我又去看了伊朗电影《圣蛛》,相似的故事,不同的表现手法,给人以完全不同的感受。伊朗导演 Ali Abbasi 基于伊朗00-01年左右发生的真实事件改编了这部电影,当然制片方里没有伊朗,都是欧洲的资方。 男导演的拍摄角度和剧本安排也许有待提高,但讲述这个故事本身就意义深远。电影恰好呼应了最近伊朗爆发出的抗议浪潮。在观看这部电影之前,即使了解过 Mahsa Amini 事件的前因后果,“伊朗女性困境”或者说“中东国家的女性困境”对我而言依然是抽象的认知,我无法把这个认知落实到非常具体的事件和人物身上,我并不清楚生活在彼处的女性过着什么样的日常生活。

直到观看了这部电影,不带滤镜的现实山呼海啸般袭来,让我几近窒息。

宗教、体制和公众(主要是男性)合谋,共同定义了“女人的道德标准”,并且达成了“有道德的女人才配活着,道德沦丧的女人应该被惩罚,她们的存在玷污了土地”的集体共识;被害者饱受诘难,甚至她们的家人都要对她们的被害拍手称快,连续杀害无辜者的的凶手反倒成了英雄;女记者因举报主编性骚扰被开除;在伊朗第二大城市,没有结婚没有丈夫陪伴的女性不能单独登记入住酒店…

当事件结束时我以为看到的已经够糟了,没想到片尾的一段视频更叫人毛骨悚然。

在影院里后排有个明显是阿拉伯裔长相的女观众,走字幕的时候就听到她在哭,一直哭到字幕结束都没停下来,我想到了看《云雾中的孩子》时泣不成声的自己,默默递给她仅有的一张纸巾。即使我们成长于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此刻她之于我,心意相通如姐妹。

“As a woman I have no country. As a woman I want no country. As a woman, my country is the whole world.”

《生之欲》《洞》

今年奥斯卡提名的新片 Living 翻拍自黑泽明的黑白电影《生之欲》,由石黑一雄操刀改编,让原本发生在日本的故事更加融入英国背景。布景画面整体做旧,复古得很到位;Bill Nighy 的精湛演技让这个极具东亚内核的故事变得很有说服力,我甚至开始思考日本人和英国人的民族性是否有很多相似之处。故事简单平实,但很动人。

很适合深夜独自在家倒一杯酒静静欣赏,完了思考人生到黎明破晓。

特意跑去伯克利观看这部1960年的黑白片《洞》(Le trou) ,电影本身就很值得跑这一趟,更别说还见到了 Joel Coen 和 Frances McDormand 本人。

现场观众多是老年人,科恩比我见到他的照片老了很多,顶着一头蓬松的白色卷发,现场和他相识搭话的一男一女两位老者甚至都跟他撞了发型,三人站在一处的画面实在有趣。没人知道 Frances 这场会来,也没人注意到静静坐在观众席里素面朝天的她,直到晚上回家看照片,放大一看才发现:“卧槽,我错过了什么??”影后就是连演路人观众都演这么像的吗?

游戏:It Takes Two

《塞尔达:旷野之息》过后我玩过的最好玩的游戏。

买了switch版,一用手柄手残加倍,但对比之下感觉自己好会解谜,我居然也是个“玩脑子的”。游戏场景和机制特别有想象力,无数次惊叹于设计者的巧思。刚开始每个关卡都能带来新奇的体验,非常上瘾。每到一个新场景我都会四处闲逛,想要把机关都探索到。前面的关卡太惊艳以至于到了最后两关会略感套路重复。使用不同工具过关的时候,我老想到那句“手里拿着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很破坏解谜的乐趣,反正只要把手里的工具用起来就对了。剧情和结局会让我这个爱情和家庭题材无感者感到无聊,剧情部分都只想跳过。但是!游戏处处都很注意反性别刻板印象,我很喜欢!比如 Rose 设定是工程师,赚钱养家,Cody 是全职爸爸,喜爱厨艺;游戏里分配道具或过关任务的时候也通常让 Rose 做主导,非常过瘾。

总而言之,该作品作为2021年横扫各大奖项的年度游戏实至名归。

生活

跨年和春节

(这部分内容是根据 她乡XMatters 做的新年问卷“在她乡过年的第N年”写的,感兴趣的可以去论坛看乡友们的回答)

因为太久没在国内,甚至都没有注意今年的春节来得如此早,还不到2月。

这是我在她乡过春节的第八年,没有很想念在家里过年的感觉。小时候春节肯定会回乡下奶奶家住好几天,可以和一大群同样放寒假的小伙伴疯玩:烤山芋、烧野火、放鞭炮、搓麻将……每天都有数不清的娱乐活动。但每年临近春节父母总要为了去奶奶家外婆家还是在自己家过年和走亲戚给多少红包人情争吵,给我留下了不小的阴影。

随着年龄增长,住在村里的人也越来越少。即使很多人都搬进了镇上同一个小区,玩起来也没有在村里的时候方便自在;同龄人如果还没成家生子,也多是在家看电视上网,和我在城市里的日常生活没有太大区别,春节对我的吸引力就更低了。

这几年离家在外,逢年过节不用和长辈亲戚应酬,想和朋友一起过就张罗喜欢的活动,不想折腾就宅在家里做喜欢的事情,倍感轻松快乐。

直到前两天国内大年初一时给爷爷打视频电话。刚好我大姑姑和最亲近的表弟表妹都在他房间,就挨个和她们说了话,还见了他们各自的伴侣。表妹的丈夫比我还大些,却得叫我姐姐,把我给乐的。打电话的一个半小时里我突然有了久违的来自亲人的温暖感受。自以为的观念差异和对血缘关系的淡薄,让我很少愿意和关心我的长辈同辈亲戚交流。但他们几位都是从小看着我长大或者和我一起长大的亲人,他们都发自内心地关心我照顾我,我也因为人生前十几年和她们共度的珍贵时光和她们产生了很深的羁绊,想起他们的时候总会感觉温暖。我突然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国见见她们。

除此以外,我对在家过春节的怀念之情大多源于食物。每到大年夜必会吃食材丰富的蛋饺砂锅,带着软骨的排骨炖汤里炖上腌了几天的咸香肉圆和鲜甜的冬笋,再加上金灿灿的鲜嫩蛋饺,就这一道菜就够我连吃两碗白米饭;大年初一起床爷爷奶奶就会煮好萝卜丝团子给我当早饭;新年去亲戚家吃饭还会有新鲜水灵的炒芦蒿和过了季节却依旧肥美的大闸蟹……

这几年在异国他乡除了蛋饺砂锅可以勉强复刻,其他食物我都无缘品尝,馋得不行。

下个月初会和她乡湾区 Raiders of the Cooked Food Club (这名字也太长了)的乡友一起 pot luck 来庆祝春节,每人都会带自己家乡的特色食物,我已经迫不及待品尝乡友们的手艺了。

【此处应有她乡club的广告植入,欢迎组建属于你所在地区或兴趣社群的club】

女主厨 Melissa Perello 的惊喜呈现:Octavia

跨年的时候去吃了坐落在 Octavia St 附近的餐厅 Octavia,点的 tasting menu,食物让我非常满意。本来对所有 New American 餐厅都抱有偏见,好评如潮的餐厅也总能让我失望而归。还愿意尝试这家主要因为主厨是女的,在男性主导的餐饮行业非常难得,我想去捧个场。结果吃得非常开心,食物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

食物风格并不美式,反而有很多意大利食物的元素。加甜点一共十道菜,其中一道前菜、一道主菜和一道甜点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并非食材有多高级,难能可贵之处正是把简单的菜色做出细腻的层次和独特的口感。

前菜里我最喜欢的是一道烤甜菜根 (demi-sec & candied BEETS, smoked yogurt, sunflower seed dukkha)我以前对甜菜根印象很差,完全不会碰。直到吃了她家这道。甜菜根的甜度和绵软口感都恰到好处,搭配清爽的yogurt,和加入了开心果的香脆sunflower seed dukkha,非常可口。

主菜有一道是 Cacio e Pepe (literally just “cheese and pepper” pasta)配沙拉,简单直接到难以置信,以至于端上桌的时候我都不想动叉子。结果吃了一口之后就停不下来了,最后摄入了好多碳水=。=能把如此简单的菜色烹饪得可口,才格外惊喜。另外一道鱼肉一道鹌鹑没有留下很深的印象,但也都在水准之上。

印象中三道甜点都还不错,但由于其中一道巧克力拿破仑 (chocolate MILLE-FEUILLE, coffee bavarian cream, mascarpone mousse) 过于惊艳,我完全没记住其他两道吃了点啥。我从未吃过这么好吃细腻甜度完美的拿破仑,即使是我那对甜味非常敏感挑剔的味蕾都感到极度愉悦。我写下这些文字时离我就餐已经过去一个月了,我依旧能清晰回想起酥脆表皮和细腻轻盈的奶油融化在我舌尖的感觉。很想打电话去问问可不可以单独外带。(我写这些的时候再查她们网站的菜单已经换了,这道甜点已经没了。实在不行,bavarian和mousse我都勉强会做,再加个puff pastry做个低配版解解馋。)

餐厅主厨 Melissa Perello 从小深受 Julia Child (The French Chef Cookbook 一书的作者,她被认为是把法餐带入美国并使之风靡的重要人物)和 Nathalie Dupree (专注于 Southern Cuisine) 的影响。在没有互联网的年代,Julia 和 Nathalie 的电视节目想必是很多人的烹饪启蒙。从学校毕业之后 Chef Perello 就搬到了旧金山,先后在 Michael Mina 和 Ron Siegel 手下学习和工作。受 Siegel 影响,她意识到和供应商以及农场主建立长期稳定关系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的良好关系,她可以获得出色的本地食材,也因此奠定了她“关注和利用本地食材”的烹饪风格的基础。2006年,她接手了一年的 The Fifth Floor 获得了米其林一星;从世界各地游学采风归来之后,她于2009年在SF开了她自己的第一家餐馆 Frances, 这是最早培养了她烹饪才能的祖母的名字;2015年又开了 Octavia,直到2020年因为疫情暂时关闭之前每年都保有米其林一星评级。

欢迎关注我的湾区食评账号:bamboobone_food,只推荐我觉得最好吃的餐馆,仅是平均水准之上的不会入选。

和乡友面姬

一月初终于见到了乡友西西。看西西照片的时候对她的铁T风范十分仰慕,见面了发现超级软萌!她和春额是椒老师和其她乡友牵的线,缘分真是奇妙,她乡的女性交友业务居然又扩展了新的领域。

一月下旬见到了豆瓣和毛象上认识好几年的阿珠,她曾经在我做论坛初期因某个重大事故崩溃的深夜用她温暖冷静的声音隔着电话安慰了我。她分享的极简和省钱日常时常给我启发。刚好她很喜欢在城市里徒步,做计划的时候就参考了我之前写的SF有趣景点的攻略,听了以后超开心!

疲软的Louis CK和风采不减的Itzhak Perlman

这个月看了Louis CK的现场,有点失望。屎尿屁内容太多了,也几乎没有个人表达。除了一个很劲爆的乱伦梗,其他段子我压根回想不起来了。

在Symphony听了华裔指挥家 Elim Chan 的演出和世界最著名的男性小提琴演奏家 Itzhak Pearlman 的个人专场。Itzhak 老爷爷一如既往地幽默亲切,听他说话就想笑。难得地从头到尾演奏了六七首曲目,技巧精湛,演绎动人,不会察觉到随着年龄增长带来的明显衰退。当然,他第一千零一次演奏了《辛德勒的名单》,他自己都忍不住吐槽:“我到哪儿都得拉这首”。希望下个乐季还可以看到他的表演。

下个月的演出都非常期待:池子和黄西的专场, John Williams的电影配乐symphony专场,王羽佳演奏拉三。没买到NYC王羽佳弹拉赫玛尼诺夫的马拉松场十分遗憾,能听她弹奏拉三也算略有安慰。

题外话:写这段的时候我很纠结,甚至字斟句酌地试图解释”我为什么要去看Louis CK“,最后还是决定简单直白地表述这件事。

我怕被质疑一个女权主义者怎么能去买Louis CK的演出票,从买票之后到看完演出都没有和太多人提过。是的,我不仅看Louis CK,我还会看伍迪艾伦和波兰斯基的电影;我可以不买京东,但我不能强迫自己不去看这几位的作品。艺术家本身和作品到底要怎么去看待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没有人能给出标准答案,我决定遵从本心。

对我的情况来说,我需要经常提醒自己,如果所有的事我都需要按照所谓正确的、非常道德的方法去做,所有的日常行为我都要完美符合我自己奉行的理念,那我什么也做不了。我因为考虑道德和正确,形成的自我消耗多到难以想象,也浪费了很多精神力和时间试图去解释我非常个人化的行为。

这个月的内容就到这里,祝大家新年大吉,生活愉快。

如果喜欢我的内容可以请我吃块炸鸡(●’◡’●)

谢谢阅读!

END

8 thoughts on “2023.01 Monthly Digest”

  1. 没想到在竹子这里看到的电影推荐全是我最近在 SIFF (Seattl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的网站上看到的!有好几部都是 SIFF 强推的反复看到好多广告,一个 women talking 一个英国男人边走出大楼边看手表。本来蛮想看 women talking 的,但是现在有点担心我会因为词汇量不够而看不懂这个电影 😂

  2. 啊你写了太多内容导致我有太多零碎的评论要写哈哈
    1. 我也讨厌甜菜根,所以十分好奇这道烤甜菜根的味道。
    2. 同意你最后写的关于为什么要看louis ck的那段话
    3. 我2022年初和年尾都回了无锡,炒芦蒿几乎每天都吃,哈哈哈哈哈,真的太好吃了。如果不是我胃不好的话,我也恨不得每天早饭都吃萝卜丝团子。这次回家只吃了两个团子,一个萝卜丝一个荠菜馅,过过嘴瘾。
    4. 超智游戏的播客推荐,直击我现在的一大困扰。这次回国和妈妈无数次争吵也是因为男朋友的先天病于是我受到了我妈妈的指责,觉得早点就应该分手,所以非常期待听一下这期播客大家的讨论。

    1. 呜呜呜离得近真好,我下半年回去又赶不上芦蒿了,水蜜桃也吃不着。

      抱抱你,希望这期播客对你能有帮助。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