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 真实而平庸的黄金时代

看电影之前从未读过萧红的作品,从未了解过她的生平。从2014年初就开始期待这部电影,上映期间被各个版本的海报迷住了,但阴差阳错没有看成,直到今天才有机会看完。 并没有别人说的那么闷,也丝毫不觉得三个小时非常漫长。 这部传记电影最为人诟病的是表达手法:在故事片段中穿插与萧红熟识的人的回忆讲述。 语言应该都来自他们所扮演的真实人物的回忆,为我们了解萧红的生活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信息。但使得电影的叙事破碎而突兀,故事没有连贯性。每个人讲述着各自与萧红有交集的回忆片段,而不是萧红连贯、完整的一生的故事。介绍性文字让一个旁白来完成,是不是更合适? 观影过程中这样的手法以及人物间过于书面化的台词使我出戏,但不得不说,正是因为这样的手法,才真正把萧红的性格和为人在我心中生动地、真实地树立了起来——天真、孩子气、随性、热爱文学、冲动、轻信、依赖,毫无独立自主的人格和为人生负责的担当。我不喜欢她,但电影让我对她的作品产生了兴趣:因把第一个孩子送人写就的《弃儿》、初识端木被大加赞扬的《生死场》、重病之际还牵挂的《马伯乐》、抗战时期写的与抗日毫无关系的《呼兰河传》……这就是成功的传记电影的意义吧。即使是那些我读过很多作品的作者,关于他们作品背后的故事我却一件都不知道。 萧红大约是真的有天赋。歌手的唱功、演员的演技、演奏家的演奏水平,和他们的为人性格都没什么关系,但作家的性格是一定能从作品中反应的。在我看来,她如此软弱,一直依赖着他人,甚至可以说,依附男性。她短暂而悲惨的人生有原生家庭不幸和国家局势动荡的原因,但她自身的性格弱点也绝对脱不了干系。刚开始她和表哥私奔时我是敬佩她的勇气的,后来因生活窘迫回头找被她毁了婚约的未婚夫时,我就开始讨厌她了。更不要说后来和萧军、端木间委曲求全的感情和各种依赖他人解决问题的生活态度。这样的作者,竟然能写出“批评父权社会,并讽刺对国家民族的归属感主要是男性而不是女性”的作品。从电影看,认识二萧的文化人士们大多觉得萧红更有天赋和成就。这也许是萧军某段时间对萧红态度恶劣的原因之一。 我愿意相信萧红是一个极有才华和天赋,对文学有着最执着和纯粹的热爱的作家。可是就如同所有其他民国时期的女性名人一样,比起她的作品,她的私生活和情感八卦更为人所知。即使没读过她作品的人,大约也能对她和萧军、端木,甚至骆宾基的感情传闻说上几句。(很奇怪我竟然从未听说过关于他们的事)还有什么“民国四大才女”、“三十年代文学洛神”的标签。我虽不喜她的性格,却深深替她替那些女作家们感到屈辱和悲哀。想起曾经在知乎见过一个比较林徽因和杨绛文学成就的问题。早期的答案无一不是用林徽因和金岳霖、徐志摩的感情纠葛来评判她。且不论这些后人所传八卦有多少可信度,即使林徽因真的脚踏n条船,也丝毫不能抹去她对中国古建筑测绘保护、中国建筑教育发展的巨大贡献和在文学上有很高造诣的事实。我依稀记得,年少不识林徽因时读过她一本文集,惊为天人。后来了解到她在建筑方面有比文学更高的成就和贡献,深深为之折服。我尚未读过萧红的任何作品,通过电影我不喜欢萧红,但如果她的作品能打动感染我,我绝不会介意给她很高的评价并向周围的朋友推荐她的作品的。 影片另一个看点是民国文人的群像。除了鲁迅和艾青,大多数人包括萧红在内,我根本不认识谁是谁。直到影片结束查资料,才豁然发现萧红的丈夫端木竟是端木蕻良,对他唯一的印象也只是来自语文课本上一篇课文,但内容早已毫无印象,只是记住了这个特别的名字。 民国时代对于当代的文青、伪文青而言,应该算得上最津津乐道的黄金时代。那么多如雷贯耳的文化名人,那么多动人心弦的文学作品,再佐以说不完道不尽的才子佳人们风花雪月的事,简直是“黄金时代”的最佳典范。比起遥远的大唐治下的盛世长安或是两宋年间的旖旎秦淮,民国传奇中的女性人物不再是容貌姣好的花瓶,不再是文青们用以一较笔力的彩头,而都是有着不输须眉的才华和抱负的新时代女性;更可贵的是,无论男女,都有着相对大的自由来选择自己生活的方式。比起当代,那个时代的人们虽然大多生活困顿、物质匮乏、颠沛流离,但他们对朋友、国家、文学、艺术都有着纯粹的热情和追求,面对生活的苟且,依旧可以畅谈诗和远方,精神世界富有得让人眼红。 《午夜巴黎》中男主人公穿越到了他认为的黄金时代,但那时的艺术家们却怀念着更早的一个黄金时代,穿越到更早的黄金时代时发现,那时的伟人们也在憧憬着前一个他们所认为的黄金时代。于是男主顿悟——只有当下才是真的黄金时代。漫长的时光,为所有生活的真实、丑恶、琐碎和平庸加上了滤镜,让我们总是不切实际地怀念无法触碰的历史时代。 很多文艺电影浓墨重彩地美化渲染着创作者眼中的黄金时代,年初看后视若珍宝的《罗曼蒂克消亡史》就是这样的片子。我喜欢电影表现的十里洋场的繁华奢靡,吴侬软语和街坊巷弄的风情万种,非常地有腔调。(腔调是个吴语词,恕我水平有限,难以向非方言使用者传神地解释其中的韵味)这样的电影满足了观众对所谓黄金时代的向往和追念,也满足了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情怀。 但《黄金时代》是一部不同的、更为真实的影片。武侠作品里的大侠们永远不为生计发愁,只需要除暴安良、匡扶大义,但黄金时代里的文人们,依旧要为填饱肚子奔波,要因为欠债被软禁,要算计每天五毛租被褥的钱。有以林徽因、梁思成为代表的文人,他们出生于书香门第或商贾大家,从小条件优渥,战前几乎从不为生计发愁,所以远渡重洋留学,走遍欧洲游历。但更多的文人是像萧红、萧军、白朗、蒋锡金这样,要平衡理想和现实,要担心生活来源,没钱时甚至创作都难以为继。另外,影片撕开了我们对于民国的美好想象,向我们展示个体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是多么的渺小和脆弱,再有才华也无力抵挡时间的滚滚车轮。有如同萧红这般夭折在乱世的,也有运气好幸免于难,撑到了建国。但幸存下来的大多经历了十年动乱,也不知是幸还是不幸。或许后来生不如死之时,他们会羡慕起早逝的萧红。 说到群像,不得不提演这些文人的演员们。基本都是叫得上名的实力派演员及文艺片常客:张译、张嘉译、黄轩、袁泉、郝蕾、王志文、王千源、沙溢、祖峰……但是因为每个人出场时间十分有限,人物介绍只有第一次出场时候一闪而过,我基本只记住了穿粗布旗袍还时美极了的袁泉、演活了丁玲的郝蕾、演鲁迅的王志文以及被打得鼻青脸肿的祖峰。 还有张译和黄轩。他俩演的角色,我基本没听过名字。他俩在一众戏骨中,也是资历最前、年纪最轻的。但不知怎么,观影时唯二两次落泪是因为他俩分别听闻萧红去世消息的戏。特别是张译,本来面对观众好好说着话,说着最后一次见萧红的场景,突然就停住了、过了几秒转过头去,无语凝噎。我都没有意识到的时候,我的眼泪就下来了,一点都不受我控制。演技太有有感染力了。我突然能理解为什么张译能在知乎受欢迎——低调、演技好、没架子、有生活情趣、有文化素养,现在还上哪去找这样的青年演员?虽然他颜值不高,但比那些除了刷脸圈钱,一点职业素养和艺术追求都没有的流量小生们更配得上喜爱和赞誉。不,对不起,我不该用他们那些人侮辱“演员”这个词,他们充其量只能被称作“明星”罢了。 这样一部只有“演员”,没有“明星”的电影,才值得我观看、品味、评论。我不太懂最近很多已经上映或即将上映的新片,导演还是那些我冲着名字就愿意掏钱的导演,演员表里却有几个或好多个除了脸和粉丝口中的“努力”一无是处的“明星”。我十分理解优越的物质生活对艺术创作的必要性,但都是些功成名就的人,很难想象会缺钱到这个地步。怪不得围观群众也纷纷表示如果打牌输了对方几百万或者被人拍了裸照可以众筹帮助他们=。=毕竟大家都不太能理解没有大灾大难,却晚节不保,用辛苦几十年积累的名声无节操套现的事情。 不小心就扯远了。电影评论是件主观的事情,大家可以喜欢或者讨厌这部电影,但请不要把一部认真的电影和那些拍出来除了圈钱和恶心观众外毫无价值的电影相提并论。写到这里,竟觉得该把评分改成五星才是。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