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我们高中的图书馆,有一整套200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阿加莎,封面全是黑色的,应该是被借阅得很频繁,书都有点破了。所以我可以大大方方说一句:“老娘是阿加莎十五年老粉!”
阿婆多数作品不以复杂的诡计和缜密的推理见长(话虽这么说,阿婆还是开创了很多诡计模式啊!!不要轻视阿婆设计诡计的能力啊!!她的“不见长”是和她更突出的叙事能力相比啊!!),但平实生动的语言、对人性的精准把握和高超的叙事能力可以带来很大的阅读乐趣。尤其对比当代日本推理作家的作品,阿婆作品的可读性高很多。所以我读来读去还是绕回来读阿婆,就算诡计没有惊喜,也有不错的阅读体验。
阿加莎本人或以其他笔名出版的小说作品加起来共85本,我目前读了50本左右。除了我不太喜欢的汤米和塔彭丝夫妇系列,其它质量不错的作品基本都读过了。我从中选出了20本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推荐给大家。
再打个预防针,考虑到阿加莎创作作品的时代背景,她的一些观点难免受到时代的限制。无论是对女性性格的描述,还是她在多部作品中为男女主角配对的偏好,以及书中角色偶尔流露出的殖民主义言论,这些都是在阅读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阅读推理作品,尤其是那些以诡计为中心的黄金时代作品时,最怕被泄底。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看个书名推荐就直接去读,很多评论都有可能让你读到一半的时候联想到凶手是谁。甚至连前言都最好略过,我还真见过剧透泄底的前言男作者,不止一个,哪怕泄底都要强行展示自己的“真知灼见”。
如果要一口气读大量作品,那同一个系列里的作品最好按出版时间的先后顺序阅读,我就被新星在微信读书上的马普尔小姐14本合集坑过。不知怎么想的,把故事线靠后的《复仇女神》排在《加勒比海之谜》前面,直接被泄了个底掉。他们还把马普尔小姐的第二个案子《藏书室女尸之谜》排在合集的倒数第二位,也被这本合集里排在前面但时间线靠后的作品《破镜杀人案》轻微剧透了,这种安排真让人莫名其妙!新星在微信阅读上的另一个85本阿加莎合集的编排就很不错,完全按照出版顺序排列。
然而,你读得越多,被致敬作品或者被撞梗作品泄底是早晚的事。可以放平心态,除了个别神作,大多数作品被意外泄底之后很可能过段时间就忘了。我上周看过的作品都要靠自己写的简略概要才能想起来诡计内容。而且随着我对阿婆作品的熟悉度日益增加,我经常能凭直觉猜到凶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的阅读体验。
因此,如果你觉得我在这篇推荐中对某部作品的介绍似是而非,那是因为我在尽力避免泄底,请理解。
路人皆知的神作
- 无人生还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 东方快车谋杀案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这两部在阿婆的作品里是十分特别的存在。我庆幸自己读得早,远在核心诡计人尽皆知被反复模仿以前,我从最原始的文本作品中获得了惊天巨浪般的震撼和长久的回味。
如果你还不知道这两部作品的核心诡计或者也没看过类似作品,恭喜你!你还有两个阅读惊喜等待你去体验。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的标题起得太妙了,我读完书之后就曾忍不住反反复复念这个书名,简单明了又意味深长。这本作品是非常典型的“暴雪山庄模式”(我最爱的推理小说模式),阿婆还在这本作品里开创了”童谣杀人“模式。马普尔小姐系列的《黑麦奇案》也有点“童谣杀人”的意思。
我自己当然是喜欢这部作品的原始文本远胜于其它媒介,但如果想看影视作品,可以看这几个版本:
前苏联:十个小黑人 Десять негритят (1987)
我个人很喜欢的版本,对原著还原度极高。但是俄语看字幕累人,资源也不好找。很想看央视译制片版本。
BBC迷你剧:无人生还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2015)
BBC出品的制作水准堪比电影。 演员大多是英国中老年实力派演员,英国人演英国人,那叫一个原汁原味。这个版本剧情上有一些改动。
《东快》是很符合我中二价值观的一部作品,核心诡计也非常精彩。
英国电影版:东方快车谋杀案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1974)
itv 版:东方快车谋杀案 Poirot: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2010)
英国男导演 Kenneth Branagh 自导自演的波洛系列电影都可以忽略。
“我叫赫尔克里·波洛,是一名高中生……啊不……一名私家侦探”
- 《斯泰尔斯庄园奇案》:阿婆的第一部长篇作品,就已经胜过很多很多人能够写出的最好作品了。这也是波洛的第一次亮相。
- 《高尔夫球场命案》:案子非常精彩,但黑斯廷斯的感情故事太酸了,每次他觉得自己遇到真爱的时候我都想合上书。
- 《罗杰疑案》:不要搜任何推荐和评价,直接读。是里程碑式的作品。
- 《人性记录》:距离上次看已经五年了,最近就重读了一遍,看到揭秘部分依然觉得精彩。
- 《三幕悲剧》
- 《古墓之谜》:我怀疑这本是阿婆跟着第二任考古学家丈夫外出考古时获得的写作灵感。
- 《尼罗河上的惨案》
- 《波洛圣诞探案记》
- 《帷幕》:我认为和另一位作者的名作有点撞梗,别人那本作品更胜一筹。这本我推荐至少先读上几本波洛系列的故事,对波洛的性格有一定了解之后再来阅读。
波洛系列的影视作品推荐上面提到的itv版本,不仅案子拍得全,主演 David Suchet 完全是波洛本波,我后来再读波洛系列直接自动代入 David Scuchet 的脸。这个剧组最大的缺点就是没钱,可以在很多个案子里看到同一个场景和房子的反复利用。
人性之恶尽在圣玛丽米德
马普尔小姐是我最最最喜欢的一位侦探角色,itv版本的系列英剧的第一位主演 Geraldine McEwan 的成功演绎功不可没。马普尔小姐系列是我少有的通过影视作品对某个小说系列产生兴趣之后再去补原著的作品。如果不喜欢阿婆慢节奏的小说,强烈推荐去看 itv 版本的英剧,编剧还经常会在角色里加入百合CP!
阿婆在这个系列里把对人性的观察和把握做到了极致。马普尔小姐遇到的案子里的人都可以让她联想到她生活了一辈子的圣玛丽米德村里的某个人,哪怕身份地位职业完全不同,某种性格的人会做出的选择总是相似。
- 《寓所谜案》:案件还算不错,主要是作为马普尔小姐的第一案而推荐。
- 《死亡草》∶由几个小故事串起来的完整故事线,我认为里面提到的“星期二谋杀俱乐部”是近年的热门新作《星期四谋杀俱乐部》的灵感来源(当然内容完全不同,之前写过推荐)。另外一个好玩的点是里面有一个故事讲述的方式很像近年流行的游戏“海龟汤”,不禁怀疑阿婆才是这个游戏的源头??
- 《谋杀启示》:我非常非常喜欢的一部作品,上次看都是七年前了,但想到马普尔小姐系列的时候,我脑中第一个出现的案子就是这件。这本也是公认的马普尔小姐系列里最精彩的一案。
- 《破镜谋杀案》:在我看来这本书里的死者是阿婆书里最死有余辜的一位。
- 《伯特伦旅馆之谜》:这本的原著不太推荐,背景设定很好,让我想起《布达佩斯大饭店》。但故事讲得混乱单薄,结尾又十分仓促,让人失望。反而是itv的改编版本(2007)更好看。
- 《沉睡谋杀案》/《神秘的别墅》
其他系列或不成系列的作品推荐
- 《褐衣男子》:非常推荐这本冒险爱情小说,在阿婆的作品里是很特别的存在。主人公安妮很有魅力,她是阿婆笔下除了马普尔小姐之外我最喜爱的女性角色。这本书的悬念设置和故事编排延续了阿加莎一贯的风格,构思巧妙且环环相扣,和她典型的侦探故事一样,吸引人一口气读完。以现在的眼光看,她这是套着悬疑故事皮的玛丽苏言情啊!只是她写得太好,玛丽苏言情都让人看得津津有味。遗憾的是,安妮的故事没有写成一个系列。这本书再次证明阿加莎不仅是侦探小说女王,她是一位可以驾驭不同类型、拥有高超叙事技巧的伟大作家。
- 《零时》/《走向决定性的时刻》
- 《怪屋》:和另一位作者的名作撞梗了。阿婆故事里的人物塑造得非常好,让揭秘很有说服力。
- 《长夜》:猜测是从一篇阿婆自己写的小故事发展而来的,如果看过会很容易猜到。但写得真好,推荐阅读。itv居然把这个故事改编成马普尔小姐的系列故事,成为了这版英剧马普尔小姐的终章 Marple: Endless Night (2013),看评价改编得不如原著好。
- 《闪光的氰化物》/《死的怀念》:谋杀案的诡计差强人意,但我很喜欢这部小说里对于人物心理的刻画。
剧本
- 《捕鼠器》:我还没机会看过现场演出,但最近看了个致敬《捕鼠器》(我甚至觉得是在黑阿婆)的电影 See How They Run,案子质量一般,但看起来轻松愉快。
- 《控方证人》:改编自阿加莎短篇小说 The 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 的电影。1957年的黑白电影,我在六十年之后看,还是非常震撼。Charles Laughton 演的老爵士真是个可爱的老头,另一位重要角色的出演者 Marlene Dietrich 演一位美丽的年轻女子,实际上演员已经五十六岁了,这才是本片最大悬念=。=
其它
- 《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几年前出中文版译本的时候我也读了一部分,确实没有阿加莎写的推理小说吸引我;我又向来是个不爱读传记的人,对喜欢的文化产品的创作者本人也没太大兴趣。但读者对这本自传的评价都很高,值得一读。
参考
往期回顾:Monthly Digest
谢谢阅读!
END
你好,看起来你可能读过了整个波洛系列,请问体验如何?值得吗?毕竟三十九部这数量令人生畏。
可能影视和书加起来我算看过了绝大多数波洛系列的故事,感觉并不是每一本都值得读。
也许不用追求一次性都读完,可以先从比较好的推荐比较多的作品开始读,有兴趣再读其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