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影评有剧透 罗曼蒂克消亡史 The Wasted Times 上映时间:2016 导演:程耳 时隔一年才在优酷上二刷写影评,但至少这么美的一部片子在电影院看过,没有遗憾了。 片中每个上海人都说着一口地道的上海话(起码在我一个长在吴语区的人听来),哪怕是日本女婿。除了陆先生,一直都格格不入地说着普通话。看完第二遍我还是没想明白为什么。是因为陆先生是一个贯穿始终的见证人和讲述人吗? 杜江和王传君在汽车上对答的一场戏非常妙。开始的镜头只有他们俩在那讨论杜江这个童子鸡没弄过的家伙,对话结束王传君骂了开错路的司机一句“侬也是童子鸡”之后,随着杜江的目光,才看到了坐在另一边被揍得鼻青脸肿的北方客。也正是这段对话,引出了杜江和霍思燕的故事。到后来遇到枪战,王传君不知是不是出于他表哥的“童子鸡不好投胎”理论,死死护住杜江救了他一条命,竟有些感动于他们之间的蜜汁兄弟情。(看他们吃小笼包馋死我了,馋得我看完电影就去下了碗速冻小馄饨) 这条支线特别喜欢一段戏:早晨醒来的霍思燕看厅里坐了个满身是血的人受到巨大的惊吓,看他还有气儿就嫌弃地给他擦脸,擦着擦着表情就变了,慢慢嘴角上扬,有点开心。霍思燕演得极好,镜头并没有拍到渐渐被擦干净的杜江的脸,但从霍思燕的表情上就能看出来血被擦干净露出了杜江还挺帅气的脸,所以霍思燕才有那样的表情。后面他俩吃饭霍思燕赶杜江回老家欲擒故纵的那段戏,从委屈嫌弃的表情到听到那句“我养侬”暗暗开心的幸福表情也是十分到位。 四人搓麻将事上海妹夫刚说完自己是上海人,要和打进上海的日本人拼命,还一再提醒自己的姐夫和日本人见面当心。转身就放了他穿着和服切生鱼片做日料,还是两份,又和猫讲日语的镜头(我看着又想吃生鱼片了=。=)。当时不知有何用意,但后来才发现这一段暗示了日本妹夫从未忘记自己的日本人身份,以及他暗中关押小六的事情。 两个日本人讨论的时候年轻的一个说要想一想,年老的军人说“只怕又是你们童子军要开会吧”。然后年轻的去澡堂里坐了一会儿就回来有了决定。到后面放女婿也在澡堂泡澡的镜头,才对上。 袁泉在重庆戴了很久之后对陆先生说了一句“大概是喜欢哪个地方,就喜欢哪个地方的菜。”点醒了陆先生,意识到多年前的事情并非这么简单。 “妹夫在上海,有一家日本餐厅你去吃过吗?” 妹夫再冷血,也要碰到每一个卧底会碰到的情感困境——全身心地装了这么多年,对身边人多少有些感情,完全的背叛仿佛把灵魂割裂,一半是他们眼里的自己,一半是要对他们行凶的自己;人性的矛盾、压抑和扭曲,我们通过一组镜头就能感知一二。比如才在小六身上发泄完,又装出好丈夫好父亲好妹夫的样子和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早饭;定下要杀掉陆先生全家包括自己老婆的早晨,忍不住想与妻子温存一番,最后紧紧抱住她,心里还是有不舍和愧疚;到事发之时不按计划向同伙开枪,放走陆先生,也是为了自己的两个孩子能有人抚养;紧接着他的妻子睁眼倒在血泊中的镜头就是他和小六重复而麻木的吃和做;到最后没忍心掐死小六还是放了她一条生路,不知是不是思及当初他杀人之后小六也没有朝他开枪。 喜欢王妈死的这一段。万事都能考虑周全的资深管家,给主人尝完粥,觉得太咸,吩咐厨娘再烧一锅。她死之后,不知情的陆先生儿子隔天吃早饭,问怎么每个菜味道都不对,是不是王妈昨夜没睡好或心情不好 ?方才体现出王妈对这个家的重要。吩咐完厨娘后走去后门的路上王妈反反复复,想着有件什么事就在口头却说不出来,直到最后我们也不知道王妈想说的到底是何事。但这般心神不宁,似乎预示着后面要出事。她中枪之后也要坐到椅子上摘掉金表安安稳稳坐端正才咽气,有些做作,却十分符合王妈这位管家的人物设定。 王妈第一次领杜淳这个车夫兼杀手去见陆先生在走廊里走的时候,像极了《花样年华》里张曼玉和梁朝伟在走道里一次次错身而过的镜头。 我不是很理解章子怡演的小六。为什么她不冲妹夫开枪,然后开车逃跑。也许是担心自己在乱世无法独自生活,也许是出于一时心软,就此成了妹夫的禁脔。…
本篇影评有剧透 一路顺风 Godspeed 上映时间:2016 导演:钟孟宏 在豆瓣17年的高分喜剧榜单看到的这部台湾电影。演员有我在剑雨里见过一次还挺喜欢的戴立忍,又是黑帮和黑色幽默的tag,就很想看。 这是18年看的第一部电影,很棒。摄影、取景、色调、故事、人物、配乐……没有哪一样特别出彩惊艳,但都感觉舒服极了。明明讲着贩毒黑帮的故事,拍出来却都是平凡的人生,朴素而真实。 喜欢贯穿电影淡淡的情感,不煽情不做作。即使结尾高潮处《昴》的BGM响起点燃了过去一个多小时铺垫的所有感情,也只是让人沉浸在谷村新司的磁性男声中若有所思。没有泪眼朦胧,没有歇斯底里。 戴立忍是个贩毒的大哥,穿着最普通的白衬衫,架着副眼镜,在路边摊吃面,看起来就是个最普通不过的上班族。偶尔和同样是黑帮老大的庹宗华喝茶吹牛,两人坐在庹哥用了15年还套着塑料膜的绿色沙发上,就要不要摘塑料膜的问题你来我往了十分钟。庹哥作为一个穿着白背心,带着金链子,纹着大花臂,一口一个“他妈的”,毫无斯文的大老粗,却要死死捍卫自己根本不存在的“美学风格”。好不容易同意摘掉塑料膜后发现沙发跟全新的一样,坐起来特别享受,又开心得跟个孩子似的。庹哥也没有膨胀的欲望和野心,在他看来什么活到一千四百岁,所谓的长生不老是可怕而有病的事情,是个现实而知足的大老粗。他会因为保龄球没打好痛骂手下没摆好,也会因为朋友怀疑自己忠心的小弟而亲自给人家小弟打电话提醒他向戴立忍好好解释。粗硬的外壳之下也有柔软的感情。 不同于港片里那些动不动就生死与共,誓死报仇的黑帮兄弟情。这二人的友情就和你我生活中每一对的老朋友一样,平淡、普通,却又那么真切,让人从心里生出淡淡的暖意。 庹哥被手下背叛杀害,戴立忍伤心悲痛,但在问出背后主使之后也放走了剩下一人。 “就算我多杀一个人,我心里的难过也不会减少。我会和红目仔(背后主使)谈,谈得拢就继续做生意,谈不拢我们就再看看怎么办咯……” 他没有因为好友的死大杀四方,也没有对背后主使大打出手,他想的还是好好把生意做下去——毕竟好友不可能再复生,他的悲伤会随着时间慢慢平复,只有继续做生意,才能维持生活。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实的黑帮,但我知道这是真实的人生。不会一直顺风顺水,总要学会接受。少年的勇往直前和赤子之心,大概总有被现实的无奈打败的一天,然后藏入层层保护的硬壳之中,对极少数的人或事偶尔流露。我们赞许被生活摧残之后依然闪光的锐利灵魂,正是因为大多数的我们都成了普通而现实的中年人。人总是羡慕自己没有的,但自己过的才是真正的生活。 出租车司机老许是一个让人感情复杂的角色。所谓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刚开始讨厌他的贪小便宜,没担当,甚至有些猥琐。但他和纳豆关在后备箱的一席话又让我深深的同情他——背井离乡的他乡之客,二十几年来日复一日地早出晚归勤苦开车供养全家,却连家人最基本的尊重、关心和爱都得不到。除了每天按时交回去的家用,在这个家里毫无存在感。最心酸的莫过于去年生日好不容易全家一起去吃一顿他平时舍不得吃地小笼包,都因为停车太久没有吃上,甚至没有人给他多点一份,也不在乎他没吃饭。最后还被嫌弃开车来太远,老婆坐了别的计程车回家。计程车开了二十几年,国语没学好,钱也挣不到,唯一属于他的车也日渐老去被乘客嫌弃,他只能靠夜晚开车和超长的工作时间来弥补。 如今,最大的心愿是第二天生日能去吃一顿去年没吃到的小笼包。 幸好,他遇见了纳豆。虽然载纳豆的这一程充满意外和惊险,让他担惊受怕、身无分文,又精疲力竭。但纳豆特意等早餐店开门为他买来的那屉热腾腾的小笼包会让他这一个生日分外愉快吧。精明市侩,饱尝人间冷暖的老许,最后那复杂的眼神和微微颤抖的面部肌肉,大约是他所能表现出的最强烈的感情了。 纳豆非常适合这个小偷小摸但又话不多、老实木讷的善良角色。全程生无可恋的表情,看着就能笑出声。即使半路就发现了老许坑骗他,他也还是安安心心坐老许的车走完这一路;在经历生死之难后真情流露,就算被老许嘲讽拿着“别人的照片当自己爸爸”也只会默默抹眼泪,丝毫不恼怒。拿到钱之后多给了老许许多,还送了他一份最暖心的生日礼物。 从政治正确的角度来说,纳豆这样以前小偷小摸,后来又参与毒品交易的社会败类必须处之而后快。但从电影小小的私心看来,纳豆也只是一个挣扎在社会底层的普通青年。平庸而迷茫,没有一技之长,找不到正当工作,只能做些违法的勾当养活自己。他和我们每个人一样内心都有些善良,甚至比很多人更善良些。他经手价值连城的毒品却丝毫没有贪念想要黑吃黑,老实本分地完成自己搬运工的工作。他老板想来也是因此格外地信任他。 小笼包在故事里是个重要的道具。它是老许没有出路的平庸生活为数不多的寄托和动力。老许年少时初来台湾的梦,被风吹雨打,和老许一起看尽世事无常,沧桑变化,化作老许口中“很多日本人去吃的”也许有些贵的小笼包。它是纳豆窥见的老许艰辛人生的缩影,也是纳豆尝试化开老许坚硬内心的一个火种。…
看电影之前从未读过萧红的作品,从未了解过她的生平。从2014年初就开始期待这部电影,上映期间被各个版本的海报迷住了,但阴差阳错没有看成,直到今天才有机会看完。 并没有别人说的那么闷,也丝毫不觉得三个小时非常漫长。 这部传记电影最为人诟病的是表达手法:在故事片段中穿插与萧红熟识的人的回忆讲述。 语言应该都来自他们所扮演的真实人物的回忆,为我们了解萧红的生活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信息。但使得电影的叙事破碎而突兀,故事没有连贯性。每个人讲述着各自与萧红有交集的回忆片段,而不是萧红连贯、完整的一生的故事。介绍性文字让一个旁白来完成,是不是更合适? 观影过程中这样的手法以及人物间过于书面化的台词使我出戏,但不得不说,正是因为这样的手法,才真正把萧红的性格和为人在我心中生动地、真实地树立了起来——天真、孩子气、随性、热爱文学、冲动、轻信、依赖,毫无独立自主的人格和为人生负责的担当。我不喜欢她,但电影让我对她的作品产生了兴趣:因把第一个孩子送人写就的《弃儿》、初识端木被大加赞扬的《生死场》、重病之际还牵挂的《马伯乐》、抗战时期写的与抗日毫无关系的《呼兰河传》……这就是成功的传记电影的意义吧。即使是那些我读过很多作品的作者,关于他们作品背后的故事我却一件都不知道。 萧红大约是真的有天赋。歌手的唱功、演员的演技、演奏家的演奏水平,和他们的为人性格都没什么关系,但作家的性格是一定能从作品中反应的。在我看来,她如此软弱,一直依赖着他人,甚至可以说,依附男性。她短暂而悲惨的人生有原生家庭不幸和国家局势动荡的原因,但她自身的性格弱点也绝对脱不了干系。刚开始她和表哥私奔时我是敬佩她的勇气的,后来因生活窘迫回头找被她毁了婚约的未婚夫时,我就开始讨厌她了。更不要说后来和萧军、端木间委曲求全的感情和各种依赖他人解决问题的生活态度。这样的作者,竟然能写出“批评父权社会,并讽刺对国家民族的归属感主要是男性而不是女性”的作品。从电影看,认识二萧的文化人士们大多觉得萧红更有天赋和成就。这也许是萧军某段时间对萧红态度恶劣的原因之一。 我愿意相信萧红是一个极有才华和天赋,对文学有着最执着和纯粹的热爱的作家。可是就如同所有其他民国时期的女性名人一样,比起她的作品,她的私生活和情感八卦更为人所知。即使没读过她作品的人,大约也能对她和萧军、端木,甚至骆宾基的感情传闻说上几句。(很奇怪我竟然从未听说过关于他们的事)还有什么“民国四大才女”、“三十年代文学洛神”的标签。我虽不喜她的性格,却深深替她替那些女作家们感到屈辱和悲哀。想起曾经在知乎见过一个比较林徽因和杨绛文学成就的问题。早期的答案无一不是用林徽因和金岳霖、徐志摩的感情纠葛来评判她。且不论这些后人所传八卦有多少可信度,即使林徽因真的脚踏n条船,也丝毫不能抹去她对中国古建筑测绘保护、中国建筑教育发展的巨大贡献和在文学上有很高造诣的事实。我依稀记得,年少不识林徽因时读过她一本文集,惊为天人。后来了解到她在建筑方面有比文学更高的成就和贡献,深深为之折服。我尚未读过萧红的任何作品,通过电影我不喜欢萧红,但如果她的作品能打动感染我,我绝不会介意给她很高的评价并向周围的朋友推荐她的作品的。 影片另一个看点是民国文人的群像。除了鲁迅和艾青,大多数人包括萧红在内,我根本不认识谁是谁。直到影片结束查资料,才豁然发现萧红的丈夫端木竟是端木蕻良,对他唯一的印象也只是来自语文课本上一篇课文,但内容早已毫无印象,只是记住了这个特别的名字。 民国时代对于当代的文青、伪文青而言,应该算得上最津津乐道的黄金时代。那么多如雷贯耳的文化名人,那么多动人心弦的文学作品,再佐以说不完道不尽的才子佳人们风花雪月的事,简直是“黄金时代”的最佳典范。比起遥远的大唐治下的盛世长安或是两宋年间的旖旎秦淮,民国传奇中的女性人物不再是容貌姣好的花瓶,不再是文青们用以一较笔力的彩头,而都是有着不输须眉的才华和抱负的新时代女性;更可贵的是,无论男女,都有着相对大的自由来选择自己生活的方式。比起当代,那个时代的人们虽然大多生活困顿、物质匮乏、颠沛流离,但他们对朋友、国家、文学、艺术都有着纯粹的热情和追求,面对生活的苟且,依旧可以畅谈诗和远方,精神世界富有得让人眼红。 《午夜巴黎》中男主人公穿越到了他认为的黄金时代,但那时的艺术家们却怀念着更早的一个黄金时代,穿越到更早的黄金时代时发现,那时的伟人们也在憧憬着前一个他们所认为的黄金时代。于是男主顿悟——只有当下才是真的黄金时代。漫长的时光,为所有生活的真实、丑恶、琐碎和平庸加上了滤镜,让我们总是不切实际地怀念无法触碰的历史时代。 很多文艺电影浓墨重彩地美化渲染着创作者眼中的黄金时代,年初看后视若珍宝的《罗曼蒂克消亡史》就是这样的片子。我喜欢电影表现的十里洋场的繁华奢靡,吴侬软语和街坊巷弄的风情万种,非常地有腔调。(腔调是个吴语词,恕我水平有限,难以向非方言使用者传神地解释其中的韵味)这样的电影满足了观众对所谓黄金时代的向往和追念,也满足了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情怀。 但《黄金时代》是一部不同的、更为真实的影片。武侠作品里的大侠们永远不为生计发愁,只需要除暴安良、匡扶大义,但黄金时代里的文人们,依旧要为填饱肚子奔波,要因为欠债被软禁,要算计每天五毛租被褥的钱。有以林徽因、梁思成为代表的文人,他们出生于书香门第或商贾大家,从小条件优渥,战前几乎从不为生计发愁,所以远渡重洋留学,走遍欧洲游历。但更多的文人是像萧红、萧军、白朗、蒋锡金这样,要平衡理想和现实,要担心生活来源,没钱时甚至创作都难以为继。另外,影片撕开了我们对于民国的美好想象,向我们展示个体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是多么的渺小和脆弱,再有才华也无力抵挡时间的滚滚车轮。有如同萧红这般夭折在乱世的,也有运气好幸免于难,撑到了建国。但幸存下来的大多经历了十年动乱,也不知是幸还是不幸。或许后来生不如死之时,他们会羡慕起早逝的萧红。 说到群像,不得不提演这些文人的演员们。基本都是叫得上名的实力派演员及文艺片常客:张译、张嘉译、黄轩、袁泉、郝蕾、王志文、王千源、沙溢、祖峰……但是因为每个人出场时间十分有限,人物介绍只有第一次出场时候一闪而过,我基本只记住了穿粗布旗袍还时美极了的袁泉、演活了丁玲的郝蕾、演鲁迅的王志文以及被打得鼻青脸肿的祖峰。 还有张译和黄轩。他俩演的角色,我基本没听过名字。他俩在一众戏骨中,也是资历最前、年纪最轻的。但不知怎么,观影时唯二两次落泪是因为他俩分别听闻萧红去世消息的戏。特别是张译,本来面对观众好好说着话,说着最后一次见萧红的场景,突然就停住了、过了几秒转过头去,无语凝噎。我都没有意识到的时候,我的眼泪就下来了,一点都不受我控制。演技太有有感染力了。我突然能理解为什么张译能在知乎受欢迎——低调、演技好、没架子、有生活情趣、有文化素养,现在还上哪去找这样的青年演员?虽然他颜值不高,但比那些除了刷脸圈钱,一点职业素养和艺术追求都没有的流量小生们更配得上喜爱和赞誉。不,对不起,我不该用他们那些人侮辱“演员”这个词,他们充其量只能被称作“明星”罢了。 这样一部只有“演员”,没有“明星”的电影,才值得我观看、品味、评论。我不太懂最近很多已经上映或即将上映的新片,导演还是那些我冲着名字就愿意掏钱的导演,演员表里却有几个或好多个除了脸和粉丝口中的“努力”一无是处的“明星”。我十分理解优越的物质生活对艺术创作的必要性,但都是些功成名就的人,很难想象会缺钱到这个地步。怪不得围观群众也纷纷表示如果打牌输了对方几百万或者被人拍了裸照可以众筹帮助他们=。=毕竟大家都不太能理解没有大灾大难,却晚节不保,用辛苦几十年积累的名声无节操套现的事情。 不小心就扯远了。电影评论是件主观的事情,大家可以喜欢或者讨厌这部电影,但请不要把一部认真的电影和那些拍出来除了圈钱和恶心观众外毫无价值的电影相提并论。写到这里,竟觉得该把评分改成五星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