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两周前想写8月的 Digest,拖着拖着就9月底10月了。意外翻到了3月底写的草稿,决定废物利用,不浪费写的段落,于是写了一篇超长版。Monthly Digest 变身 Biannual Diagest =。=
【这是基本没听播客、没读正经书、没怎么看电影的半年
然而写着写着发现废话说太多了,就分篇发了=。=
读书
《斑马》
推荐:⭐⭐⭐⭐⭐
我早就想推荐这篇,实在不知道从何写起。
这本半自传性质的书表面看起来是个“海归中产职业女性异国做试管偶遇旧日情人”的狗血都市故事,是我这种对生育毫无兴趣的人实在不会感兴趣的故事,但它牢牢地抓住了我,我跟随主角苏昂在泰国冒险,旁观她从坚定不育、意外怀孕、反复流产到坚定做试管的人生故事。
在这过程中,我看到了作者一连串“关于生育、自我、女性身份乃至命运的质疑、追问和反思”。这些在由男性主导的主流叙事中都是被长期忽略的。
我们都能在书中的角色经历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因为我们有生活在父权社会中属于女性的普遍经验——无论是在婚姻中被视为性资源、在职场上受到不公平的审视,还是在社会规则中被忽略和限制。
大概是基于作者自身的经历,书中描写主角从英国回国后遭遇的文化反冲和重新适应相对保守社会环境的困惑,都会让生活在海外的我们产生更多的共鸣。
我也希望可以把自身的问题上升到社会的层面,让这个问题超越私人痛苦,更值得探讨……我们都可以用主体性的视角来邀请所有人进入自己的体验,坦诚地面对痛苦中的自我,从而最终获得尊严——诚实的尊严,生而为人的尊严,一种也许超出男性所能接受的“格局”的尊严。我相信这就是女性写作的力量。
苏昂终于意识到自由意志不是依照欲望或冲动行事、也不是纯然发自理性的利益权衡,而是一种真正的能力:有能力发现自己的真实感受,也有能力担起责任做下去。我认为她最后真正感受到了自己的感受……她也意识到不一定非要很喜欢孩子或是事先想清楚了一切、准备好了一切才有资格想要孩子。得到幸福的逻辑和避免失败的逻辑根本不是同一回事。她决定去尽她所能争取,同时也接受可能随之而来的失败,以及即便成功生育也有可能后悔的结果,因为后悔也是一种自由,而且它并不代表你就不能承担。问心无愧,愿赌服输吧。
以上内容摘自作者访谈,如果你对这本书有兴趣,推荐你阅读这篇访谈,作者详细分享了她的创作初衷和关注的议题。
下面是一些段落的摘录:
苏昂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她也常撞见同样的场景。她的公司也没有哺乳室。
这一切只有一个解释,丁子得出结论,就是关于女性生理机能方面的话题都是禁忌,没法被光明正大地讨论。月经是禁忌,妇科病是禁忌,哺乳是禁忌,不孕不育是禁忌,产后抑郁啊漏尿啊性冷淡啊统统都是禁忌。
哺乳、月经、生育……全世界几亿人都在经历的事情,凭什么要拼命避讳,要觉得羞耻?就是因为我们不把这些事情拿出来说,别人——好吧,**主要是那些男的——可能就真的以为这不是什么大问题。**然后呢?那些没法跟“大多数人”一样的人,那些达不到“正常”机能的人就会觉得羞耻。其实有什么可羞耻的呢?生病的人需要去看医生,哺乳的妈妈需要有哺乳室,生育有困难的人需要去做试管。这时她的语气渐渐变得温柔,明显是说到了要紧的部分。
“我跟你讲啊,”丁子故作严肃地说,**“如果有一天这个世界变了,男女角色互换,月经、生育、哺乳都变成男人的事,那就不再是禁忌,而是骄傲。你信不信?男人会炫耀自己月经量有多大,卫生巾和试管婴儿都会被纳入全民医保,大街上哺乳室多得跟便利店似的,**电视台可能会找些男艺人来拍真人秀综艺,就叫——”苏昂扑哧笑了,“‘哥哥们的经期生活’?”“‘奶爸去哪儿’,”丁子做了个鬼脸,“是真的会喂奶的那种哦!”
苏昂悄悄在心里翻了个白眼。当然了,身为一个常背负着“种族歧视”或“白人特权”之类指责的白人或许可以这么说——她的一位白人好友就曾向她吐槽,说政治正确只不过是种族主义的一个隐蔽形式,因为它要求你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行为态度;但在英国生活的那些年里,对她这样属于少数族群的亚裔女性而言,政治正确是真的正确,因为毫不夸张地说,它曾无数次地救过她的命。
“不婚不育保平安”,和“女性不要穿着暴露”以及“女性不要独身走夜路”,本质上是同一套逻辑——**都是受害者的自保指南,而不是对加害者乃至这套压迫系统本身的抗争。你不能用主动放弃权利的方式来争取权利,她说,我们要争取的是超越选择的自由,而不是假装“自由”的个人选择。**老娘就是可以穿着吊带裙走在凌晨两点的大街上,而不是自欺欺人地说什么“我有待在家里的自由”。
“好笑的是,”但她的语气中没有一丝笑意,“就好像男人完全没有这个问题。没有人认为男人有了小孩就没法保持自我。”
“就好像他们没有育儿的责任,只是精子提供者。”
男的跟女的不一样,毕竟。而且说实话,我的问题比他的严重——弱精是可以治的,大不了做试管呗。要真离婚了,他可能很快就能再找到个年轻女孩儿,说不定过一两年就生了。我怎么办呢?一个离过婚的女的,还生不出孩子,再找个跟他差不多条件的基本不可能了……”
苏昂很不自在地坐着,情绪沉甸甸地压在肩上。她仿佛看到那种残酷和庸俗随着生育的问题翻腾到了生活表层,变成了她们日常生活的品质。
思继续说道,试管一次两次不成功倒也没什么,但如果这努力看不到尽头,一般来说,男人会重新评估这段婚姻的价值,开始想象新的关系和新的人生。他们不愿意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悲剧——女人也不愿意,当然,但男人手里有更多的资源、更多的筹码。如果不孕不育的根源只在于丈夫而非妻子,事情也许会不一样,但若是妻子也有问题,两人最后往往会走向离婚的结局。这是一个普遍的现实。
事实上,她可能太过通透了。跟余姐不同,离婚对思思来说并不会是世界末日,她无论是经济还是精神都足够独立,但离婚不符合她的利益。当爱已成往事,她把婚姻乃至人生都看作一个巨大的算式,加加减减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当生育——更确切地说是不育——以千钧之重落在生活里,她那个巨大的算式算到了底。
但你能说她道德不正确吗?表面上看,她无论是婚姻还是自身境遇都比余姐好太多了,但不育这件事就像一把解剖刀,划破表面,暴露出同样阴暗的真相——她们都无法放弃婚姻,因为离婚不是一个真正的自由选择,因为生活里有太多东西建立在婚姻这个基础之上。
这就是为什么余姐甘愿忍受那些对待,苏昂想,再怎么挣扎也哪里都到达不了,去一个熟悉的地狱也好过无处可去。又是一波痛楚袭来。她再次感到她们都团结在一种超越了地域、阶层与生活背景的东西里。那是一种只属于女性的经验,太过普遍,太过深刻。个人的痛苦变成了群体痛苦。她已经不知道她感到的是谁的痛苦了。
《星期四谋杀俱乐部》 The Thursday Murder Club
推荐:⭐⭐⭐⭐
这本是欧美当下最流行的“舒适推理”风格的著名作品,是从事了多年电视制作行业的英国男作家 Richard Osman 的处男作长篇小说。
知道这本书是因为我2月的时候听了这期播客:推理反内卷!欧美正流行的舒适推理好看在哪儿?
由此接触到了“舒适推理”(Cozy Mystery)的概念。“舒适推理”通常还原了黄金时代英式推理的典型设定,“舒适”的不是“推理诡计”,而是“推理节奏”,是相对于当下社会环境来说相对慢的节奏。
比如阿加莎著名的“马普尔小姐”系列通常是这样的背景和设定:在乡间惬意的午后,马普尔小姐一边喝着下午茶打着毛衣和老太太们聊些家长里短,一边不动声色地收集处理信息,进行罪案推理;案件涉及的人物通常都是同一个小镇的居民,互为邻居、朋友,书中不会描述血腥的细节或者成人内容——谓之“舒适推理”。
美国推理小说协会(Mystery Writers of America)最近选出的两位2023年度推理大师(2023 Grand Masters)得主Michael Connelly 和 Joanne Fluke 中的后者就是著名的“舒适推理”作家。推荐一个舒适推理爱好者个人创建的网站:https://cozy-mystery.com/ 可以找到完整的舒适推理系列,按照系列顺序看也可以防止被泄底。
我被这期播客安利了《周四推理俱乐部》(The Thursday Murder Club: A Novel)之后就想从 Libby 借,这书在美国着实流行,Libby电子版借阅的等位排到了两个月开外。最后实在等不及了,在 Portland downtown 的书店 Powell‘s book买了刚好在打折的实体书,成了我从 Portland 带回来的唯一纪念品。
故事背景发生在英国乡村某个中产养老社区里,主角是社区里的四位居民,即 The Thursday Murder Club 的成员,平均年龄估计得78岁。领头的是前 MI5 特工 Elizabeth (我脑补成007里那位M退休之后的形象),她通常主导调查,并通过以前工作时的 connection 和专业技能收集信息,很 tough 的人设;另一位成员是退休护士 Joyce,第一本书主要以她的视角来呈现,她会烤好吃的甜品,照顾她人的感受,但又很勇敢很坚强,是位有点像马普尔小姐那样让人愿意亲近的可爱老太太;另外两位男成员我看完第一本根本没搞清楚他俩谁是谁之前是干啥的,名字都没太记住。
这本书的诡计和推理过程乏善可陈,甚至可以说是没有,更像是一本带有谋杀和探案元素的描写英国中产阶级退休老人生活的小说,也是我非常喜欢本书的原因。
生活在这个社区里的老人大多单身、丧偶、无子女或是子女很少来,他们和彼此交朋友,搞社区兴趣小组,维护社区环境,做一切让自己高兴或感觉有意义的事情。可以感觉到他们大多数人的生活是丰富而精彩的。当然他们也需要时刻应对逐渐靠近的死亡,需要处理和消化亲友健康状况的恶化和离世。
有一段情节描写四人因为探案过程中收集信息的行为不当被警察训斥,老人们说“我们到了这个年纪还怕什么呢?想做什么就做了,难道还怕你们把我们送去坐牢吗?”书中这样的表达很多,作者通过展现他们对我们习以为常重要的事情都不再在乎的心态,消解了读者对他们天然带有的人之将死的悲观情绪,甚至会觉得很热血很幽默。
作者的语言风格很天然地带有英式幽默,简洁生动;对人物感情的刻画很细腻;女性角色也都塑造得还不错,我时常会忘了这是位男作者写的书。
我主观认为人物关系太传统了,个别我以为一定不是异性恋的女性角色都有异性恋情节,读到的时候就有点失望。就好像阿婆的小说几本每本都要安排几对异性恋CP,放到当下看真是有些过时。
博斯宇宙 Michael Connelly’s Bosch Universe
推荐阅读(有中文译名的就有中文版):
- Two Kinds of Truth 两种真相:见下文
- The Wrong Side of Goodbye 错误的告别
- The Brass Verdict:和辩护律师势不两立的死硬派警探 Bosch 首次因为案件首次遇到了同父异母兄弟 Mickey Haller (林肯律师),从互相不对付到某种程度上的联手探案,非常精彩!这本书促使了林肯律师系列的影视化。
- The Reversal:Mickey 机缘巧合被“招安”成独立检察官,调查和诉讼一起社会影响很大的重审案件。这本书最精彩的地方在于 Bosch,Mickey 和 Maggie 三人合作调查。我超喜欢 Maggie。她和 Mickey 有过一段婚姻和一个女儿,是个相信法律带有天然正义性的检察官,理念不合是他俩离婚的最根本原因。
- Desert Star:像极了《帷幕》,也许因为我读了快十本 Bosch 系列,读到这本就格外有触动。
我今年才开始读迈克尔·康奈利 (Michael Connelly) ,连读/听13本之后,虽然略感重复,但他绝对取代雷蒙德·钱德勒 (Raymond Chandler) ,成为我最钟爱的美国犯罪小说男作家。
他的作品更贴近我们生活的时代,剧情相对复杂,通常会并行叙述几个相互交织的案件,并且描绘犯罪行为和探案过程的细节,真实生动。详略程度和故事节奏都把握得很好,开始阅读之后就很难停下。除了破案本身,他还会深度剖析犯罪背后的各种社会问题,如贫困、种族歧视和政治腐败等,能够引起对美国社会稍有了解的读者的共鸣。
他的角色塑造也更加丰满立体,人物不仅仅是服务于剧情的脸谱化角色,每个主要人物都有自己复杂的故事和背景。我读完几本钱德勒的马洛故事后,除了“马洛是个正直、冷硬的私家侦探”的印象外,我几乎没记住任何人,甚至连每个故事中扮演重要“蛇蝎美女”角色的人物都叫不出名字。
但读完康纳利的两本背景在 San Fernando 警局的博斯系列,我记住了他的同父异母的律师弟弟 Mickey、深爱的女儿 Maddie、充满活力的搭档贝尔、还有起初对他满是不忿后来心悦臣服的警察西斯托等等很多人物。合上书本他们依然清晰地留在我的脑海里,我甚至可以想象出他们的形象。
《两种真相》(Two Kinds of Truth)这部作品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对美国“药物滥用和上瘾”问题的深度剖析。在小说中,医院滥用止痛药治疗病人,导致病人对药物产生依赖,最终耗尽家财,沦落街头。一些年老体弱者,因为看起来更像是“需要药物”的人群,常被犯罪团伙引诱和绑架,为了获取药物供应、住所和一些凭空许诺的金钱回报,他们成为了团伙的“药物傀儡”;犯罪团伙和有处方资格的医师、药房串通,通过这些傀儡大量获取成瘾药物。这些药物通过他们的销售网络流入各大城市的大街小巷,再从各地瘾君子手中换取巨额利润。
在这个过程中,除了犯罪团伙获取大量非法资金,药厂也因销售远超医疗需求的药品而赚取大笔利润,他们有更多的资源去支持政客通过对他们有利的法案,对他们的药物带来的社会问题视而不见。一小部分幸运者在家人、朋友或相关机构的帮助下可能有机会进入戒瘾诊所,但每月高昂的费用让人咋舌。在这样的医疗体系下,他们再次陷入药瘾也只是时间问题。
Bosch 系列当然有美化警察形象的嫌疑,我看完这么多本感觉对美国警察都加了点滤镜,但主要讲辩护律师的 Lincoln Lawyer 系列又提供了对立面的视角。Michael Connelly 书中对司法程序各个环节的介绍让我更形象和深入地理解美国法制,特别是对“正义性”的要求。美国司法体系中对证据采集的程序正义有严格要求(根据书中情节,辛普森案很大程度促使了这些改变),执法者必须严格遵守规定,否则即使案情再显而易见,小细节上的疏忽也可能导致嫌疑人被判无罪释放。严格的程序对于公理而言当然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嫌疑人,既有更大可能性证明自己的清白,也有了更多机会钻空子逃脱法律制裁;对于执法者,既是必要的约束,也可能是追求正义道路上的障碍。再加上警察执法的正义性和自我保护之间的界限,审判程序对弱势群体的系统性歧视等等问题,司法系统的复杂和混乱又叠加了好几个维度。
放在老白男的维度里比较,Michael Connelly 有很强的对弱势群体的共情,对女性角色的塑造也算不错。但不可避免的,Bosch 和 Mickey 两位绝对主角都带有强烈的男性英雄主义。
Bosch常以他的强硬、横冲直撞的方式处理问题,而他在故事中永远处在锄强扶弱、匡扶正义的正面位置。我对Bosch的感情比较复杂——我欣赏他坚如磐石的内核和对正义的坚持,他让我产生了很多感动和敬佩的时刻,但想象经常和这样的人相处,我一定会感到煎熬。我读到他某些言行时,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句歇后语:“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近年来,Connelly推出了以有色裔警探Ballard为核心人物的系列作品,而 Bosch 则转变成了配角。Ballard这个角色深得我心,她不仅是性骚扰的受害者,还因为勇敢揭露性骚扰行为而受到警察系统的冷落和打压。尽管面临重重困境,Ballard仍然坚韧不拔,她的人性魅力也更加丰富,比Bosch更能引起我的共鸣和情感投入。然而,我读到一些描写时总觉得有些别扭。似乎作者正试图塑造一个在他想象中的“女性版Bosch”。
再带一句美剧和电影。我只看了 Amazon 出品的 Bosch 系列。编剧是 Connelly 亲自参与的,改编得确实不错,有别于流水线探案美剧。演员也都很好,Titus Welliver 在我心中已经完全成为 Bosch 本尊,我读小说代入的都是他的脸。
这部美剧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的连续性叙事。我向来不太喜欢传统的单集完结式探案剧,因为每一集都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讲完一个案件,这经常导致情节被简化或仓促收尾。但 Bosch 在一整季中只探讨两到三个案件,这种深度和连贯性能吸引住我。
但我看了几季还是弃掉了。相较于小说,剧集的节奏明显要慢得多,我看的时候经常觉得有些不耐烦——也许是因为我更喜欢阅读小说的缘故。此外,尽管这部剧在镜头语言和剧作编排方面都算上乘,但从制作质量上看,它还是不如电影。这或许是因为我过于习惯观看电影,对美剧的接受程度有限。
总的来说,喜欢看美剧的朋友可以试试这部剧,我也有些朋友因此而变得非常喜欢 Bosch。
另外,如果大家有知道任何由当代女性作家撰写的关于女性侦探的小说,请一定告诉我!我之前尝试阅读了一些欧美女作家的作品,但很难坚持下去。可能是因为这些作家的年龄偏大,她们笔下的女性角色虽然生动真实,但对于我来说,感觉有些过时了。(相比较之下 Connelly 在与时俱进方面做的很不错,最新的几本书都涉及了疫情对社会的影响。)
《夜色人生》Live by Night
推荐:⭐⭐⭐⭐✨
《双重赔偿》Double Indemnity
推荐:⭐⭐⭐⭐✨
在被 Bosch 系列吸引住之前我读了十本左右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侦探或犯罪小说,包括基本雷蒙德·钱德勒的作品,我都没有很喜欢,原因和上文提到过。
但还是有两部想要推荐一下,如果可以暂时不用当代社会的意识形态去要求那个时代的作品,这两部都非常不错。
《夜色人生》讲述了一个出身体面家庭、天资聪颖,但就喜欢混黑帮的男人的故事。是一部非常好的黑帮题材的作品,我感觉很适合马丁斯科塞斯改编电影。(本·阿弗莱克拍的那部据说很难看,我没看)
主角叫 Joe Coughlin,他是波士顿警察局长的儿子,但却选择了成为一名黑帮成员。故事开始于1926年的禁酒令时期,Joe与一名黑帮头目的情人有了恋情,这导致他陷入了麻烦之中。在一系列的背叛和复仇行动之后,Joe被送往监狱,但他并没有停止自己的非法活动。出狱后,他前往Ybor City, Tampa (位于佛罗里达州)开荒,并迅速在当地的酒精和赌博非法交易中崭露头角,尤其是在朗姆酒走私中。在崛起的过程中,Joe不仅与其他犯罪集团发生了冲突,还不得不与KKK和宗教团体对抗。尽管他在非法交易中取得了成功,但他的私人生活充满了困境和悲剧。
小说讲述主角 Joe Coughlin 从一个小偷变成一个黑帮帝国的大佬的故事的同时也向我们展现了美国禁酒令时期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背景。
《双重赔偿》是男作家 James Mallahan Cain 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讲述了保险业务员Walter Huff 因为和客户妻子 Phyllis Nirdlinger产生了暧昧关系,就凭借 Walter 作为资深保险销售经理的专业知识,合谋计划伪装了她丈夫的意外死亡以骗取巨额保费。但随后的欺骗和背叛让事情变得复杂,最终导致了出人意料的结局。
看的时候就可以感觉到这本小说是典型的黑色电影风格(Film Noir),大城市背景、犯罪和蛇蝎美女等要素齐全。剧情构思极其精巧,很能够吸引读者一口气读完;作者的写作风格直接,语言简洁,留白很多,甚至可以说惜字如金。
后来这个故事被犹太裔美国男导演比利怀德于1944年改编成电影,导演还请来了雷蒙德·钱德勒和他一起改写剧本。
《如首无作祟之物》
推荐:⭐⭐⭐⭐⭐
《恶魔少年》
推荐:⭐⭐⭐⭐
今年在集中读欧美犯罪小说之前其实读了十多本日本的本格和社会派,有些腻味之后才转向了欧美的作品。这半年里读过的最想推荐的日本推理小说一本是备受推崇的本格派《如首无作祟之物》和一本社会派《恶魔少年》。
久闻《如首无作祟之物》大名,本格书迷们交口称赞,誉为“神作”、“无冕之王”云云,读到谜底揭晓之前我都是不信的,设定实在太诡异了,很有横沟正史的影子,但这本里故事发生的年代离我们更近,就会觉得设定更扯,甚至对其中重男轻女的部分感到极度愤怒;作者的文笔也超级烂,在推理作家里都属于烂的,加大了读者理解这个复杂的、穿越了数年的背景故事的难度,中间数次想放弃。
但等我读到最后,揭开一层层谜底,直接带来了一波又一波颅内高潮,没有语言可以表达我当时的兴奋和对作者的赞叹。
宣传语里“一口气解决37个谜题”的噱头让我想起了纯炫技、超难读的《德尔塔的悲剧》,相比之下这本还是好看很多,看完我对作者编故事的能力五体投地,而不是像读完《德尔塔的悲剧》那样想要骂作者一顿。
我今年读了好几本社会派(因为本格书荒),都没有很喜欢,只有探讨日本少年犯问题的《恶魔少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很想要推荐。
首先比起其他一些毫无悬念或者诡计设计差劲我觉得都不配称为好小说的社会派作品比起来(说你呢,宫部美雪!)这部作品的悬疑感维持到了最后一刻。
其次,作者把日本社会对于少年犯问题各方的观点都融进了故事情节,几乎没有感觉到作者有强行说教输出的部分;作者也没有明显的倾向性,读者完全可以根据书中情节带出的内容做出自己的判断。至少我读完之后更了解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和不同政策可能会带来的后果,内心非常矛盾。
更多推理小说推荐可以看年初的博文。
Image by Rochak Shukla on Freepik
不写则已一写都是大部头!
椒老师鼓励得好!
有时候感觉自己容易废话写太多也是更新的阻力,我有好多篇写了一半写不动的草稿
总结得好棒!第一次听说 Cozy Mystery 这个概念,原本很害怕看推理小说似乎觉得也可以尝试一下!
可以试下文里提到的《星期四谋杀俱乐部》,完全不吓人!我小时候真的被柯南、福尔摩斯、少年包青天之类的吓得半死
《斑马》是今年看的第一本书,写得太好了!终于找到和我一样喜欢这本书的人了哈哈哈。我当时还写了这样一段话,可能有点偏离书的主题,也放一下:
夜半失眠,想起了今年读的第一本书,仿余秋雨先生对成熟的描写,写下读后感,兼作为祝福吧[Doge]
爱情是一朵深红浅白的彩云,
是一颗内明外澈的琉璃
是再怎么堆砌都不过头的词藻,
是再怎么歌颂都不矫情的辞章
是一种放弃固执的坚守,
是一种不再偏激的倔强
是永不满足的回忆,
是发自内心的想念
是一趟规划好但又充满意外的旅程,
是一本烂熟于心但又常忘记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