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 结合旧金山租房状况谈《扫地出门》(Evicted) 读后感

扫地出门:美国城市的贫穷与暴利

*Evicted: Poverty and Profit in the American City

by Matthew Desmond

今年都快结束了,这才看了两本非虚构。因为《天空的另一半》看了开头心理上就难以承受,转而看这本,好歹看完了,感触颇多。

密尔沃基地区离我上学的中西部城市不远,同样拥有高比例黑人人口,黑人的贫民社区也轻易不敢踏足。讲述的故事一定程度上符合我的既定想象:美国底层人口最大的问题就是药物成瘾和年轻多孩。

但读完会更加明白为什么在每个月可领固定津贴和食物券的情况下依旧流落街头。他们的生活就像高空走钢索,任何一点小小的意外都能轻易让他们跌落深渊,再无出头之日。(比如书里的阿琳,不喝酒不用药,努力工作照顾小孩,但境况依旧越来越糟)

我看书评的时候发现很多人读完此书居然还要责怪这些穷人是因为自甘堕落嗑药以及不知道避孕生了太多孩子导致生活一团糟。试想一下,年纪轻轻自己就未婚先孕的母亲如何会教她女儿避孕?在贫民区上公立学校又有多大机会学到正确健康的性知识?他们没有资源去读课外书或者上网,又要从哪里获取这些我们觉得是“常识”的信息?即使他们知道需要做避孕措施,是否有经济能力去负担也是一个问号,甚至很多年轻女孩的怀孕都不来自于自愿自发的性行为。至于嗑药,如果你周围所有亲戚朋友邻居伴侣都嗑药,总是邀你一起,你走出家门就有人卖货,你到底能独善其身抵抗到几时呢?书里大多数带着孩子的母亲努力想搬去好一些的居住区,也不过是为了孩子能在稳定安全的社区里长大,而不是年纪轻轻就去混黑帮或者嗑药贩毒,甚至人在家中都能丧命于街上飞来的子弹。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连奶茶都戒不了,看个直播就能被煽动下单,不要太高估自己的意志力,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出身于正常的家庭,享受了平均水平或更高的教育资源。我看书的时候一直在想如果我出身那样的家庭和社区,若没有什么大福缘,估计早就落进深渊甚至放弃生命了,我对我的意志力毫无信心。不是人人都有书中某位人物的幸运和毅力,能浴火重生的。而他最大的转机也是因为遇到了倾心帮助他的良师益友,还搬进了安全、舒适、干净的政府住宅。

我看书的过程中一直想起我的黑人邻居:精神状况不稳定,行动也不利索;和她同住的儿子几年前曾带朋友回家吸到OD闹出人命警车来了十几辆(附近中餐店的老板告诉我的),目前假释中(我被来找他的法警敲过门询问)。如果不是SF对房客可以称得上“过分”的保护和对老房子严格的房租控制 (rent control) 政策,按照书里介绍的密尔沃基的租房政策,她早就被驱逐八百次了。但正是因为她保住了这个公寓,即使二十年没有翻新,走过门口都能闻到可怕的气味,至少不用担心住处的安全问题(我们其他住户倒是比较担心)和基本设施。比书里的人的境遇都要好得多。

但在政策如此宽松的SF(疫情前欠租一年才可驱逐,疫情期间延长到了两年),满大街的Homeless依旧是SF的标志性问题。与友好的租房政策相对的,这里有全美数一数二高的房价和物价。我有时候都会因为意料之外的大额金钱支出产生一些烦躁和压力,因为每月税后收入的一半都需要交房租,没有太多的空余去应对很多“意外”——这还是在我有存款、有较好的社会关系网和有能在金钱上补贴我的家人的情况下。

可以想象出身于贫民窟,靠政府救济金度日,交往对象也都是同阶层的人,一旦出现意外,是何等绝望——作者在书中花了大量笔墨来向我们陈述和说明这一点。读完之后能更深切地理解“越穷越不幸,越不幸越穷”。

我供职的公司专注于做SF的住宅项目,从老板和同事都对保障性住宅(affordable housing)的项目有很高的热情,所以对SF这方面的政策略有了解。也许是这本书的影响,也许来自更早的学术研究成果,SF一定程度上贯彻了“阶级混居”的政策。要求每栋超过一定单元数量的新建商业住宅楼都有保障性单元(affordable units),即要按一定比例在新建的楼中为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单元(可以将同样面积的单元安排在业主的其他房产上,也可以通过缴费抵消,缴纳的费用应该也是进入政府的保障性住宅项目资金)。这样的做法就是在保证“阶层混住”,以免重蹈上世纪大量公共住宅演变成三不管贫民窟的覆辙。

我以前从没怀疑过这个理论的正义性和正确性。但我因为这两年的租房经历,有了新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我上一次搬家是因为楼里有一个居住多年行将就木的老人,无法自理,全靠社工照顾,但因为她糟糕的公寓环境,给我们这些邻居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以至于搬家前的几个月时间我都处在崩溃的边缘,而且留下了长久的心理阴影;现在的住所有上文提到的邻居,她和她亲人的不当行为在过去一年多里也给我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金钱损失。另外,我租住的公寓楼附近就有一些保障性住宅社区,我平时也会受到来自那个社区的某些居民的行为带来的心理压力。

那么,在打破低收入带来的普遍问题,进而导致无法脱贫的恶性循环之前,他们的某些行为有更大的概率给其他住户带来负面影响。其他住户和房东又该如何呢?我在有了这样的租房经历之后,如果考再次租房或者买房,在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肯定不会愿意买在有on-site affordable units的楼里,甚至会将附近有没有affordable housing纳入考虑因素。我一个外来者通过短短两三年都能清晰地体会到这当中的微妙,本地居民又有多少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选择混居的区域呢?

从另一角度看,我为什么经常遇到这样的居住问题?因为我无法负担起全新住宅楼的租金,也没有时间精力频繁(每年)搬家。新住宅楼没有rent control,确实不会存在多年前搬入的、出过各种问题但无法驱逐的老住户,但新楼里studio平均$3000+/月再加其他杂费的固定支出除了tech行业从业人员,有多少人负担得起?

这也完全印证了书中那些被驱逐的住户或者主动想要搬离某个贫困社区的住户为什么总是陷入同样的境遇?因为收入、阶层和过往的历史就将人框死在了那几个所谓“物以类聚”的居住区域。我租房遇到的问题只是金钱不够,只要租得起的房子从来不担心被房东拒绝,因为我工作稳定、租房历史清白、无前科、没有孩子(再加上隐性的原因:我在SF这个亚裔人口比例很高整体也很正确的城市,我也不是黑人)。

书中人物大多有前科、有被驱逐历史、药物成瘾、单亲照顾几个孩子(女性为主,除了孩子闹腾之外,也意味着会因为交了男朋友有不可预估风险的男性前来拜访)、靠救济金过活(同样存在隐性原因,他们大部分是黑人。白人作者甚至亲身试验过以一样的收入条件和孩子数量隔天去联系房东,他受到了完全不同的待遇;书中也详细叙述了一对同样有药物问题带着几个孩子的白人夫妻是如何轻易地租到了更好地区的居所甚至获得了有稳定工作的邻居们的帮助重新找到工作的),如果我是一个好社区的房东,不会选这样的房客,我作为清清白白的普通社区的住户,肯定也不会想有个有前科、药物成瘾、有好几个孩子日夜吵闹的邻居。

那这些人除了贫民窟,又该被哪里接纳呢?

我想不出这些问题的答案。但至少我对邻居的厌恶也许比在读这本书之前降低了不少。

说回作品本身,作者的叙述很生细腻,以至于读后记得知作者是位白人男性时,我大吃一惊。我看书过程中脑补的作者形象一直是位黑人女性。

他观察和思考的角度非常犀利,对事件和现象的分析一针见血。最难得的是他身为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白男对于自身的privilege非常清楚,在尽量保证客观态度的同时,对底层人口、黑人、女性的境况有深切的共情和同情。

我会把这本书推荐给所有对社科类纪实文学,对保障性住房、底层人口境况和homeless话题有兴趣,或者想了解美国的另一面的读者。

请怀着一颗悲悯的心去了解书中的真实故事。

豆瓣链接

Good reads

END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